您的位置:首页 >市场行情 >

《崇明成陆1400年记碑》书写者刘小晴谈书法入门

2020-10-09 09:34:09 来源:

  文:陆林汉

  2018年,恰逢崇明岛成陆1400年。近日,由徐刚著,刘小晴书的《崇明成陆1400年记碑》高70cm,宽380cm,字径3cm,全文1272字,被安置于崇明学宫。而此碑的落成,于崇明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上海书法界的重要事件。澎湃新闻为此专访了刘小晴先生,他介绍了其自身的书法经历以及对当下书法教育的看法,还专门谈了儿童习练书法的入门问题。

  “夫若以大浪淘沙视之,则1400年江海奔流,沙在天涯海角矣……”——《崇明成陆1400年记碑》,徐刚撰,刘小晴书(请横屏观看)

  刘小晴,号一瓢,二泉,上海崇明人,是沪上知名的书法家,善工楷、行。近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刘小晴家里的工作室,除常见的宽大书桌、纸砚笔墨外,还有一整墙的书柜,里面放满了二千多册的珂罗版字帖。这份对字帖的收集,也足见他对书法,书法理论研究的痴迷。

刘小晴刘小晴

  澎湃新闻:您自身有着怎么样的书法经历?

  刘小晴:我呢,小时候是受家庭的影响,父母是大学老师,父亲又喜欢古典诗词,书法等,所以受他的影响,从小比较喜欢写字。当时是一个人在家里摸索,高中毕业以后,通过我哥哥的介绍,认识了上海著名书画家钱瘦铁先生。钱瘦铁先生住在外滩那一地区,我时常去登门拜访,请教。钱瘦铁先生教我写隶书。他的要求是取法乎上,隶宗秦汉,楷法晋唐。我也是在那个时候,大约21岁,开始走上比较正规的写字之路。

  钱瘦铁
澎湃新闻:所以您最早是写隶书的?

  刘小晴:最早从隶书开始练的,后来专攻楷书了。刚开始,隶书方面,主要临《张迁碑》,楷书方面,小楷临钟繇《季直表》等,唐碑主要临欧阳询的《九成宫》等。这是“文革”之前的事了。

  张迁碑(局部)
澎湃新闻:大概练了多久,才觉得自己有所突破?

  刘小晴:在“文革”之后,我便在家里偷偷地学。当然,靠写字无法生存,我去学了中医。1968年从中医学业完成后,被下放到了刘行公社,做医生。那时,生活艰苦,工资为每月11块,住在农村里。晚上等夜深人静时,我就拿出字帖开始练字。但那个时候写字觉得很开心,一写就是十多年。所以,可以说我的楷书基本功也是这一时期打好的。

  1980年,我被调到五角场医院,家里条件也好些了。82年,我又考取了上海中医学院的研究班,进修一年。85年,被调到上海书画出版社,做书法杂志的文字编辑。也是从那时起,我弃医从艺了。

  来到书画出版社之前,我一直很喜欢书法理论方面,所以书法理论的基本功也是在农村里打好的。钱瘦铁老师家里收藏的书很多,我每次到他家里去借,会用笔把和书法有关的书法理论抄下来,一抄就是一箱子,积累了很多资料。随后,我还去上海图书馆、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古籍书店收录古代书法理论。在做医生时,我就写了第一本书法理论著作《书法技法述要》,由书画出版社出版,反响也很好,还获奖了。

  刘小晴的书法理论笔记

  调到书画出版社以后,我担当《书法》杂志副主编,负责文字;周志高先生是执行主编,负责作品;主编是卢辅圣。那时,我便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书法基础理论上,大概用了十多年,写了六七本书,有《行书基础知识》、《小楷技法指南》等,还写了大量的文章。就这样,专供书法理论,直至60岁退休。从事理论知识的工作给我的好处是,完全懂了,书法的好坏都懂了,对我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眼高手低,手跟不上了。所以2002年退休以后,我就又集中力量写字了。

  澎湃新闻:关于书法,现在书法教育问题得到很大的关注。尤其是青少年书法,他们该如何去学,学习的心态又该是怎么样的?

  刘小晴:谈及书法教育,40多年来,我一直在上课。最早在浦东工人文化宫,后来办了书法进修学院,我自己也一直有从事书法教育工作。

  在我看来,现在中国处于一个商品化社会、科技非常发达、信息流通、生活节奏紧张的时代背景之下。西方文化和科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很大,特别的电脑,手机的运用,导致许多人的手写能力不行了。所以这也导致中国的书法在逐渐走下坡路。所以上师大的中国书法进修学院办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就是为了把书法这门传统文化继承下去。

  谈及小孩子的书法,则有几个要点。第一个就是入门要正。我一直强调,搞艺术是要童子功的,这个童子功是在年纪轻的时候打下的。从历史的观点来看,在古代,文人要考状元必定要写得一手蝇头小楷,所以那个时候很多读书人花很大的精力,从小在写字上下功夫。这就是所谓的童子功。

  打基础最理想的就是楷书,楷书里包括篆书、隶书、北碑和唐碑。在我看来,打基础,学唐碑,求变化,即临北碑。此外,如果是致力于金石家,可从篆书与隶书着手。这几样其实都比较难,特别是唐碑。从现状来看,全国的一些展览中,书写唐碑的不多,而写好篆书、隶书的也不多,书写北碑的则比较多,数量最多的是行书、草书。我觉得书法因以沉着为本,沉着以后才能痛快。

  第二个,学书法不要急于求成。艺术是需要花很多时间去做的,古人的书法是全身心投入进去的。当下的一些教学方法,例如让学生描字后可以到处摆弄,这其实是不对的。君子图本,在书法中,“本”就是法度、基础。基础打好后才可由楷入行,由行入草。

  第三,我认为培养学生,主要还是培养学生的兴趣。书法是不能有功利的,只有喜欢了,才能投入进去。艺术是一种寄托,一种游戏。当然,我个人在年轻时候,写字写书,也追求过名利,但后来也发觉,真正能留下来的是经得起考验的作品。但怎么培养学生的兴趣,这是目前的大问题。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九成宫醴泉铭(局部)

  澎湃新闻:书法教育除了写,读、看也很重要,这一点你是怎么理解的?

  刘小晴:现在,上海中小学的教育中也开始重视了书法,但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学校不会特意给书法老师编制,所以书法教育师资相对缺乏;二,每个省都有各自的书法教材,目前书法教材不够统一。谈及学书法的现象,则是两头多,老年人和小孩多。小孩子是通过艺术学校来学习,老年人通过老年大学学习。

  真正要写好字,是包含方方面面的东西。第一,写字是培养笔墨技巧,培养手,练字从十八层地狱做起,第一层,永字八法;第二层,楷书的结构;第三层,楷书的章法;第四层,楷书的布局;第五层,笔势;第六层,笔意……风格,流派,一层层做将出来。

  第二,则是培养书法家的眼睛。眼睛指的就是审美观念,审美能力,判断能力。而训练这样的眼睛,是我们当前所比较缺少的东西。眼睛是需要纵横博览,雄视古今。

  刘小晴书法作品

  澎湃新闻:上海在书法领域一直是人才辈出的,而当下书法展览也越来越多,青少年书法兴趣班也在不断增加。对比过去和当下,这样的现象对书法起到了怎么样的变化?

  刘小晴:以前,(民国)学书法的人比较少,是精英阶层,家庭条件好的人学的。而在我年轻的时代,学习书法的方式也是老师带学生,没什么专科学校的。

  现在,社会上办的兴趣班也多了,艺术开始飞入寻常百姓之家,百姓都能学了,笔墨纸张也不贵了。但在时代的限制下,包括老师的书法水平,相比以前,是有点走下坡路了。但总得来说,上海及全国还是有年轻人在书法上有很大的成就。这次兰亭书法院举办了一次全国性的书法展,投稿很多,几千件,我们在浦东评选时发现很多年纪轻的人写得很好,自叹不如。从中看到了书法的希望。

  上海在解放前有一大批人,吴昌硕,沈尹默、潘伯鹰等,可以说是书法界的半壁江山,后来有赵冷月、胡问遂等。再接下来,现在有周慧珺,刘一闻等,但逐渐开始朝单一化发展了,例如周慧珺擅长行书,刘一闻擅长对联,包括我擅长写小楷。

  所以从这点来看,当下的书法家要想立足书法界,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也可能是这样单一化的发展。因为在当下社会,我们不可能花太大力气在书法上了,年轻人要读书,找工作,考虑生存问题,而过去很多是有钱人的活动。这也导致了书法的功利性也的确是加强了。所以我希望,要给予写书法的人稳定的收入,才能让他们专心下来。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崇明成陆1400年记碑》书写者刘小晴谈书法入门

《崇明成陆1400年记碑》书写者刘小晴谈书法入门

  文:陆林汉  2018年,恰逢崇明岛成陆1400年。近日,由徐刚著,刘小晴书的《崇明成陆1400年记碑》高70cm,宽380cm,字径3cm,全文1272字

2020-10-09 09:34
画家勾龙爽,宋神宗时官翰林待诏

画家勾龙爽,宋神宗时官翰林待诏

  勾龙爽,又名句龙爽,四川人,生卒年月不详。宋代宫廷画家,擅长人物画。   神宗时官翰林待诏。时称他画的人物其状质野,有返朴之意。

2020-09-18 17:07
艺术家裴家同逝世享年90岁

艺术家裴家同逝世享年90岁

  来源:雅昌艺术网  据消息,艺术家裴家同于2018年10月22日早上5点36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0岁。将在合肥举办告别仪式。  裴家同1929年出

2020-09-14 16:47
宝马集团联合清华美院打造含有降真香原料特别车型

宝马集团联合清华美院打造含有降真香原料特别车型

  9月4日,宝马在2019成都车展开幕前夕发布了基于新款7系并含有降真香原料打造的特别版车型——华彩辉耀典藏版。  据悉,新车是由BMW

2020-09-14 16:04
艺术家将好莱坞明星和世界名画组合拼接在了一起

艺术家将好莱坞明星和世界名画组合拼接在了一起

  来源:微信公众平台:实验实验  来自意大利的艺术家Luigi Tarini创作了一组令人惊讶的作品,他将好莱坞明星和世界名画组合拼接在了一起

2020-09-14 13:21
书画家原国家体委宣传司司长吾如仪逝世享年90岁

书画家原国家体委宣传司司长吾如仪逝世享年90岁

  来源:雅昌发布  书画家、原国家体委宣传司司长吾如仪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9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国家体育总局离退休干

2020-09-14 1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