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种质库2.0建设启动种业“芯片”迎来数字身份
2023-03-02 15:48:28 来源:
高达2。4米的“巨人”水稻、每粒均包着一层薄薄外壳的玉米、长在我国最南端的“袖珍”棉花……这些生活中很难见到的奇珍异种,正保存在国家作物种质库里,如今,它们将迎来自己的“数字身份”,更好地释放其自身价值,提升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效率。
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的“芯片”,是作物种业创新的源头。2月28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腾讯公司共同发起的“国家作物种质库2。0项目”在北京正式启动。双方将围绕种质资源的数字化信息保护利用,展开全方位合作,其中,腾讯公司将捐赠2000万元,用于支持国家种质库信息化建设工作。这意味着,通过推动资源遗传信息和实物整合、数字种业工具开发等工作,国家作物种质库的信息化建设能力将有望得以提升,从而推动农作物种业“芯片”创新发展。
加速资源遗传信息和实物整合
国家作物种质库负责全国作物种质资源的长期战略保存,被誉为种子的“诺亚方舟”和种质资源的“中央银行”。国家作物种质库新库于2021年9月建成,今年将正式投入使用。截至2022年底,我国收集保存资源总量突破54万份,保护了一大批珍稀濒危资源;每年向科研、育种和生产提供有效利用10余万份,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的作物育种和农业科技创新。
如果把作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和资源实物共享比作“种质库1。0”,那么推动资源遗传信息和实物整合并实现高效共享则是“种质库2。0”。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学科带头人刘旭指出,当前,我们正在围绕农业产业重大需求,组织开展作物重要性状鉴定评价。为此,建设好种质资源大数据信息系统,对提升国家种质库新库的条件能力,促进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高质量发展,支撑鉴定优异资源的共享应用都至关重要。
“如何进一步释放资源价值,推动种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是种质资源工作新的历史使命。项目将加快我国种质资源遗传信息和实物整合、数字种业工具开发等工作。”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所长周文彬说。
破解从资源到育种的卡点痛点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捐赠款项将在3年内分期分批捐赠完毕,用于支持“种质库2。0项目”的三方面工作:一是建设和完善种质库2。0数据集成与分析系统;二是提升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能力条件;三是建设可视化交互式信息展示系统。
通过这三方面的工作,国家种质库将建成面向育种家的数字种质资源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加速育种数字化工具,以及可共享种质资源的全基因组级基因型鉴定信息,以此来破解从资源到育种的卡点痛点,引领种业科技向国际先进水平迈进。
“我们将共同建设数字种质库,满足种质的数字化存储、计算、展示、安全等方面的迫切需求,进而为1万家育种机构、20万育种科研人员提供数字化支持,通过数字种质库的建设来帮助破解育种科研的痛点,加速我国种业4。0的弯道超车,助力打好种业翻身仗。”腾讯公司副总裁、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负责人陈菊红说。
留下永久的种质科普数字资产
种质资源事业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
在金善宝院士、董玉琛院士、刘旭院士等几代战略科学家带领下,以及几代种质资源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国从无到有建立起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体系。
“几代人初心不改,几十年如一日接续奋斗,才有了如今这座国家作物种质资源宝库,为支撑新品种、新基因、新技术等种业科技创新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是一项公益性、战略性很强的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杨振海说。
项目将在深圳前海落地一个公益性质的永久科技馆,双方将围绕农业科技与种质安全,运用前沿展示技术,打通线上线下,留下永久种质资源科普数字资产,向社会公众提供可持续的科普服务。
“项目意义重大,要切实把项目落实好、执行好,打造出高水平的种质资源大数据系统,为我国的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共享利用再立新功。”杨振海说。
明代书画家刘珏,山水出王蒙,行草学李邕
刘珏(1410—1472)字廷美,号完庵,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宣德中,苏州知府况钟举为吏,不就,得补生员,正统三年(1438)中举
2020-08-18 11:33
香港邮政开售“港珠澳大桥”特别邮票正式首日封
10月23日,在位于中环的香港邮政总局,一名香港居民在展示正式首日封。 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23日举行。香港邮政当日开始发售“港珠澳大
2020-08-18 11:34
《清明上河图》纪念钞艺券整版正式发行仅3000套
来源:中国集币在线关于预约时间和发货时间? 第一批预约时间: 2020年7月23日11:00——2020年7月24日下午5:00 第一批发货
2020-08-18 13:21
超30亿财政部下达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补助资金
原标题:超30亿!财政部下达博物馆纪念馆逐步免费开放补助资金预算 据财政部网站7日消息,根据《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
2020-08-19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