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强求“苏三珍”会有什么后果
2019-09-11 18:31:37 来源:
苏三珍,不是你想藏就能藏
为何苏三珍的涨幅会如此大?在五六十年代的人们怎么没有收藏意识呢?让我们回话一下五六十年代的前景吧。众所周知,黑十元,红五元和绿三元之所以称为苏三珍,是因为这三种纸币均为苏联代印。当时我国的造币技术很落后,基于当时特殊的国际环境,只能求助于苏联老大哥代印纸币。后来中苏关系破裂,这三种纸币被紧急回收。所以存世量很少。不过更重要的是,在当时,这三种面额的纸币都可是大钞,那时候黑十元的购买力可比今天的百元大钞要大得多了。
我们来算一下账。那个年代,鸡蛋一个不到2分钱,玉米一斤八九分钱。十元钱能够买一百多斤玉米,相当于一家五口人近一个月的口粮。这么强大的购买力,在那个物资匮乏的时代,有多少人舍得将这些大钞票留起来。此外,只有较为富有的人才可能有这些大额钞票。普通百姓一个月的工资也就一两块钱,而且都是毛票分票。连苏三珍都没见过。更别谈收藏了。能留下来的苏三珍基本都是在不经意间存下来的。毕竟,在那个时代,没有谁能富有到可以忽略一张三元,甚至一张十元的程度。
市场上的苏三珍从何而来
按理说,民间不经意间留下来的苏三珍数量极少。可市场上仍会全品的、甚至连号的苏三珍出现。这些从何而来呢?答案就是:源自于灰色途径。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内掀起了人民币收藏高潮,一版币的高价让人们找到了快速致富的途径。当时虽然二版币已回收,但是还是有人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到二版币。而且这种暗流一直持续到了九十年代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