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币如纸 会变成现实吗
2020-01-10 16:35:24 来源:
要维持本币的价值稳定或有序贬值,各国央行的外汇资产负债表才是核心!
欧元危机就会牵动世界很多国家陷入债务违约之中,让本国的外汇资产负债表遭到破坏,从而开启一些纸币集中变纸的征途!
最近美元指数强势上涨,导致许多非美货币溃不成军,市场惊呼纸币如纸的时刻到来了!
与其说是美元让这些非美货币溃不成军,还不如说是这些非美央行根本就没把自己管理的纸币当成货币。次贷危机之后,许多国家的央行都开足了马力印钞。
以前本人说过,在这轮印钞的过程中,美联储带头深入了未知“海域”,但美联储及时收脚、洗洗脚上了岸,从2015年开始加息后又开启缩表。但还有许多央行却在美联储已上岸后在未知的“海域”中乐此不疲、无法自拔,持续开闸放水。
最近美元指数上行到了98以上,并不是美元有多好,即便到今年底,美联储的缩表规模也不到1万亿美元。与次贷危机之后的扩表规模(约3.6万亿美元)相比,尚不足三分之一,美联储剩下的资产负债表规模依旧是发生次贷危机前的3倍多。
何来美元霸权?只是许多非美货币太烂而已!这从欧元和新兴市场货币的代表巴西雷亚尔、土耳其里拉上可以明显地表现出来。
由上述图形可见,次贷危机之后开始,作为自由兑换货币的代表——欧元——就在自甘堕落之中。
巴西雷亚尔和土耳其里拉在次贷危机之后就一直在对美元快速贬值,巴西央行和土耳其央行自己都不把自己发行的纸币当成货币看待,未来这两种货币堕落的速度还会加快。
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纸币其纸张的本质从未改变!次贷危机之前的数年,部分新兴市场货币对美元出现阶段性升值,不过是历史的特定机遇而已,只是借了中国加入WTO的这股东风。风过云散,自然要继续回归本来面目。
原油价格剧烈波动,冲击非美货币
纸币集中变纸的过程,一般会由特定的因素引发。比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让拉美数十种纸币开启了变纸张的进程,包括巴西、阿根廷、土耳其、墨西哥等数十个国家。2014年的油价下跌,让委内瑞拉玻利瓦尔进入变纸的进程。
为什么原油价格的剧烈波动会导致这种现象呢?
当今世界的纸币,均属于美元本位制,也就是说,美元是各国货币发行的保证金,所以要维持本币的价值稳定或有序贬值,各国央行的外汇资产负债表才是核心!
一旦外汇资产负债表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外汇流动性短缺(实际是外汇被本币不断挤兑的结果),从而导致本币加速贬值,而本币加速贬值就会严重地推升本国的通胀水平。当通胀恶化之后,财政赤字就会飞速增长,进入通胀——财政赤字螺旋式互相推动的怪圈,纸币快速变纸!
由此就可以看到,油价暴跌让委内瑞拉外汇收入骤减,外汇资产负债表恶化,资产无法覆盖负债,导致恶性通胀,财政赤字暴增,纸币进入加速贬值的螺旋式轨道,就有了委内瑞拉的今天。
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央行加大了卢布发行,但由于同期石油出口收入锐减导致外汇下滑,形成卢布对美元的挤兑,央行的外汇资产负债表被破坏,导致90年代初期苏联卢布变纸。
20世纪70年代多次原油危机导致油价暴涨,是造成欧美国家发生经济滞胀的主要原因。而80年代的国际油价出现连续下跌,严重地破坏了很多拉美国家的外汇资产负债表,是爆发拉美危机的主要诱因,导致巴西、阿根廷等国家多次换币。
一国央行外汇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就是美元本位制下各国货币发行体系可以存续下去的基础。
由此也就可以发现,原油作为经济的血脉,无论暴涨还是暴跌,都是各国央行最大的敌人!因为暴跌会导致产油国的外汇收入剧烈萎缩,暴涨会导致用油国外汇支出的快速扩大,都可以摧毁本国央行的外汇资产负债表!
俄罗斯才是原油市场的黑天鹅
当本国央行不断加速印钞(形成对外汇的挤兑效应)时,其影响就更为明显。现在,原油市场的黑天鹅若隐若现。
很多人会首先想到中东尤其是伊朗的乱局,这固然不错,伊朗局势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所有人都关注的问题一般就难以成为黑天鹅事件。
即便伊朗放手一搏,封锁波斯湾,美国和盟军预计也可以在三个月内恢复波斯湾的原油运输航道。多数国家和欧盟用自有的原油储备可以应对这种突发局势。
当然,原油大幅涨价是避免不了的,对一些外汇资产负债表很弱的国家会带来明显的冲击,比如现在的阿根廷和土耳其等。
▲一旦伊朗封锁波斯湾,原油国际市场的供给就会出现严重短缺,各国的通胀都会暴涨,但估计这种暴涨是短期的。
真正的黑天鹅在哪里?以前我提到过这一问题,需要将眼睛望向俄罗斯!
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之后,俄罗斯遭到了欧美国家连续的制裁,从资金、技术和设备上打击俄罗斯的石油产业。但这是个长时间的过程,一般需要三四年才会体现效果。
当长期勘探不足、技术和设备更新受限之后,新油田就难以接续投产,而老油田的产量会逐渐下滑,最终导致总产量的下降。
俄罗斯原油不足将引发欧洲债务危机
最近一周,屡屡传来欧洲部分地区暂停通过管线进口俄罗斯石油的消息:
上周四,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称,波兰和德国已暂停通过德鲁日巴输油管道的北部管线接收进口俄罗斯的原油,原因是质量不佳,这代表接近73万桶/日的原油流量被叫停。要知道,这一北部管线每日最高可运输100万桶原油,约占全球原油需求的1%。
上周四下午,德鲁日巴管道南部管线的捷克、斯洛伐克的管道运营商Transpetrol也表示,已暂停通过该管线进口俄罗斯原油,理由相同。之前还有报道,白俄罗斯炼厂已经拒绝接受俄罗斯石油,原因也相同,并导致与乌克兰等国的合同纠纷。
原油被污染的情形不仅发生在上述地方,还包括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的乌斯特-卢加港,该港输出的原油量最高可达150万桶/日。一旦管线和码头200~300万桶/日的原油无法投入冶炼,这对国际原油市场的冲击将是巨大的、长期的。这也将造成世界各国的通胀严重恶化,并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很多国家的原油储备将不足以应对这种局势。
为什么这么多国家拒绝接受俄罗斯原油?原因在于这些原油被有机氯化物污染,这些有机氯化物在原油冶炼的过程中会生成盐酸,毁坏冶炼设备。
咨询机构Energy Aspects的首席石油分析师Amrita Sen指出,有机氯化物并非天然存在于原油中,而是用于石油上游的开采过程以提高产量,但在出售原油产品前应将其去除。
俄罗斯出口到欧洲的原油为乌拉尔原油。俄罗斯能源部承认,乌拉尔原油的质量过去几年一直在下降,是因为老旧油田正在枯竭导致!
主要向欧洲输送原油的俄罗斯伏尔加-乌拉尔油田(即乌拉尔原油)是一座老油田,于第二次大战期间开始建设,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的20年间,一直是俄罗斯的最大石油产区,从1978年起产量落后于西西伯利亚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