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古代钱币的意义
2020-04-01 14:59:54 来源:
古代钱币是一个发现的科学,是一门考古的科学。古代钱币的出土地区和环境,出谱钱币的面世、大珍钱币的大量出现,都将改变古代钱币的研究结果,改变珍稀程度和评级。这本来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例如,我们前些年的泉谱,下边经常标明人民币价格。没有理由。这对吗?显然不对,你可以注明,某钱币在哪里卖出了什么价格。但你标价就是不对。你可以估价,你不可以定价。假如我编了一本泉谱,里面大多数都是我个人的收藏,我注明了钱币的价格。这样的书就成了广告,你这是要卖钱。
研究古代钱币,就是要研究古代钱币的价值,但是,我们起码也要知道一点经济常识。因为,价格是市场需求决定的,收藏热,买买钱币的人多,钱币价格自然上升,现在古玩萧条期,价格自然下降。古代钱币的珍稀品多了,价格自然也下降。而出谱钱币,你没有研究明白,它就是无价。名气大了,宣传多了,它的价格才能涨上去。所以,古玩界有相当多个人研究钱币就是为了炒作钱币。虚拍假拍都是制造价格,吸引人们买卖。
我们可以看的的是,古钱收藏的导向,以研究古钱价值多少为中心。研究如何鉴别我的钱币是真的,在哪里卖出了多少钱为主要研究内容;你说,我们泉界还能有多少出 息?先秦的币制我们现在不甚了了。我们现在还在听老祖宗说:某某钱币只有一枚,在国外,孤品;某钱币“仅见”、某钱币“三五枚”。还有一本重要的钱币学著作称:清朝的钱币直径“28”毫米的是小平钱,“24”毫米的是缩水。对于清朝主币也是五等钱币制度不甚了了。还有的说,某某钱币,除了折二,折三钱都是假造的;还有的断言,某某朝代,某某钱币只铸造了小平钱。
中国的古钱币研究,玩钱个个都在研究真假,文章重点也是研究古钱币的真假。民国时期,就有专家提出,古钱币的研究的重点是研究钱币制度、研究历史问题。但是你看,我们现在天天研究钱币的真假,研究之后,个个都不知道古代钱币真假,都是有话语权的人说真道假。玩了十几年,六七十岁连锈蚀不会看了,这是不是悲剧?明明是一眼真的钱币,没有专家说话,不敢信以为真。大家听听这样的理由成立吗:现在人造假无所不能,可以以假乱真。某某著名网站,就是一个骗子网站,对所有送去鉴定的钱币,一律贴上“伪品”的小指甲那样大的标签。收了你的人民币,枪毙了你的古钱币,没有任何理由和依据。
日本人早就提出古代钱币铸造有“种母”钱,我们现在也没有《正经》人开展研究。我们的老祖宗说,铸造钱币要先铸造“锡母”,再用锡母铸造母钱,这本来是古代钱币文章中作者明确说明的东西,但是我们现在也没人研究。所以,由于两个环节的缺失,我们很多前辈在古代钱币铸造工艺中的母钱研究,都经不起实际情况的检验。母子钱币、同类钱币比较漏洞百出。迄今为止,没有人找到一对母子相合的钱币,没有找到母子钱币铸造冷却收缩的准确说明。还在用中国厨师的术语,“少许”。这就说明了,我们的理论研究出了问题,是猜测的研究,甚至不算推测。例如,当今几个著名网站拍卖的明明是《雕样》,而网站上堂而皇之的写着是雕母。假雕母能够进入市场,就是因为它是人工刻制的,但是,我们看到的拍卖的清代假雕母,手工之拙劣,让人笑掉大牙。但是,专家们看出是手工刻制的就是真的?嘉陵江边宋朝的木质雕母钱发现了很多,这些都在提示我们,雕母的作用就是铸造几百枚上千枚母钱币,木质雕母可以完成这个任务,雕样钱,可能而且应该有象牙刻制的,但是肯定不能每种钱币都有牙样。
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继承是接受正确的理论和观点,不是全盘继承;一概继承。发扬,还有扬弃的含义,就是把错误的糟粕扔掉,把正确的理论观点阐释明白、发扬光大。时代变了,在收藏热和收藏可以发财的驱动下。古玩城、古玩街在全国星罗棋布,这是大好形势。如果一点也不想发财,我也不收藏古钱币。我既要研究,也要投资,这是正路。但是,哪一门研究都要有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度。例如,东北古泉大发现,就是一个大家都知道的客观事实,圈里人是不承认的,但是,他们心知肚明,感受到了自己收藏贬值的威胁。某些人便把别人的钱币打假,一方面抓紧出手自己的“老破残”的钱币。你想,连那个看不出模样的《开平通宝》拍出91万高价,那纯粹是炒作。网络上的开平元宝和开平通宝总有几十枚,但是,某些人至今还喊那是《孤品》。你说我看到了很多,那些人说,就是孤品,因为你们的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