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长期投资货币与纪念章的区别
2020-04-07 08:47:15 来源:
我国流通纪念币交易出现过三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于1993年底,以《毛泽东诞辰100周年》的发行为契机;第二次出现在1996年,以《朱德诞辰110周年》和《白鳍豚》、《华南虎》的发行为契机;第三次发起于 1997年3月,流通纪念币凭借其交易方便,易于保存的优势,以及前两次高潮中的巨大获利示范效应,再次受到市场热捧,以致总面值为人民币134.3 元的全套流通纪念币,交易价格达到历史最高点--超过人民币5000元。
纪念币的全称是流通纪念币,它是国家的法定货币,具有法定的面值。整个发行过程中,要经历立项,立项确定,央行公布发行计划,认定法定货币形式,规定图案、规格、发行数量等相关要素的完整程序,并在发行的配套包装中,配发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签发的《鉴定证书》。只有经过一系列的程序,流通纪念币较高的投资收藏价值和发行机构的权威性,才能得以体现。这是普通金银币或纪念章等无法比拟的。
识别纪念章和纪念币的简单方法,看其是否具有面值。一般,纪念章没有面值,即便有所谓的面值,也仅为贸易面值,不同于国家货币面值。
流通纪念币具有投资收藏价值,除了发行机构的权威性,还包括:流通纪念币作为一次性发行的特殊货币,是一种政府行为;发行量有限,扩容压力小;流通纪念币不仅具有货币的流通、支付等职能,还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流通纪念币铸造工艺精湛,币材精良,图案美观,堪称工艺品,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流通纪念币的选题均是大众喜闻乐见的题材,容易被接受;流通纪念币保存、交割方便,变现性较好。
提到流通纪念币,不得不提精制流通纪念币。虽然我国早在1984年就已发行首套精制流通纪念币--《建国35周年》,其后每一套流通纪念币的发行,几乎都随之有精制币的诞生。但长期以来,精制流通纪念币的发行多出于宣传目的,且以境外居民为发行对象,不但发行量少,境内流通量更少,也没有相应的境内宣传配套,所以精致流通纪念币并不广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