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铜钱上对联
2020-04-11 10:30:29 来源:
钱与对联颇有渊源,钱通“泉”,历史上有名的一字联就和泉有关。其上联为“墨”,有人对下联为“泉”,“墨”的结构为“黑土”;而“泉”的结构为“白水”。上半部的“黑”、“白”同是颜色,下半部的“土”“水”均为五行,磨墨亦要白水,“白水”与“黑土”构成绝佳工对。
“夜月琴声书韵,春风鸟语花香”;“与乾坤而永大,共日月以俱升”。如果说这是两副对联,大家可能认为平常,如果说这两副对联同时出现在一枚钱币上,你可能会觉得惊奇。(图1)
将“吟诗作对”看作是古代文人必备的基本功是没有问题的,其中的作对联直到现在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为渲染过年的热闹气氛,以及寄托对新年的美好愿望,我们都会在新年到来之际,在大门两边贴上喜庆的大红纸书写的春联。春联起源于秦汉悬挂桃符的习俗,人们为了避鬼驱邪,就在桃木板上分别书写神人 “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到了五代,才开始把联语题写在桃木板上,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春联在宋代得到发展和普及,王安石在《元日》诗中描写了春联的盛况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里的“桃符”就是指春联,在宋代春联的载体已经从桃木板变成了红纸,才有了“贴”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对联又称楹联或对子,可写在纸上或布上,也可在木头上镌刻,悬挂在楹柱上。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相提并论,说明两者之间是有联系的。对联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上古书籍中的对偶句的影响。对偶句式、句法,早在先秦之前就已形成。如《尚书》中有“满招损,谦受益”的句子;《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菲菲”的句子;《易经》中有“乾以易知,坤以简能”的句子;《楚辞》中有“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如”的句子,这些成为对联的滥觞。
在唐代,格律诗的颔联(第三、四句)和颈联(第五、六句)就是对仗工整的对联。如杜甫的“三顾频烦天下事,两朝开济老臣心”(《蜀相》);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登金陵凤凰台》;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崔颢的“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诗僧贯休的:“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献钱尚父》);还有借用钱币典故的刘禹锡的“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蜀先主庙》)等等。
对联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游戏,它同时也是对一个人文采和才智的考量,记得我国高考就考过北宋晏殊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在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中,就有陈寅恪出的对对子一项,题目只有三个字:“孙行者”,很多学生不知所以,有个学生对上“胡适之”,获得了满分,而陈教授的原本答案是“祖冲之”。
对联的发展在明清达到鼎盛,当时的文人雅士,包括皇帝和当朝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一时蔚然成风,甚至出现一幅对联改变一个人命运的情况。对联能集中体现创作者的文思、书法和抱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名联无法胜数,如无锡东林书院,由明东林党领袖顾宪成所撰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千古名联;扬州个园清颂堂悬挂的“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楹联,清林则徐所撰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名联;清张之洞为湖北织布局所撰的“经纶天下,衣被苍生”名联等等,既有教化之功,又可直抒胸臆。
对联讲究工整对仗,平仄相对,抑扬顿挫,和诗相比简练而不失意境,有些长联如昆明大观楼180字长联,成为可以和诗词相媲美的独立文体。对联的繁盛在民俗钱币上同样有所反映,可以看作是书写在“铜板上的对联”。钱文正背成对的状况,在明清两朝民俗钱币上突然多起来,尤其在清朝的民俗钱上出现较多,这应是对联在清朝发展到鼎盛的反映。对联的上联用仄声,下联就要用平声,但不绝对,一般可以“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为了不以词害意,有时“二四六”的位置也可以变通。如这枚清代花钱(图1),直径49cm,黄铜质,显然是文人雅玩之物,上面的“钱联”云:
上联:夜月琴声书韵(仄仄平平平仄)
下联:春风鸟语花香(平平仄仄平平)
此联对仗工整,楷书直读,上下联各3个词6个字,就意境全出,清幽雅致,适合做书房的对联。再看此钱的另一对子:
上联:与乾坤而永大(平平平平仄仄)
下联:共日月以俱升(仄仄仄仄平平)
此联属摘句联,上联出自《大唐三藏圣教序》:“夫以卉木无知,犹资善而成善,况乎人伦有识,不缘庆而求庆,方冀兹经流施,将日月而无穷,斯福遐敷,与乾坤而永大”。下联出自《陈书》:“扬英声而永久,共日月而俱升”。
“钱联”限于钱体的限制,以四字为多,当然并不是所有钱文正背字数相同的吉语都是对联,作为“联钱”上的文字,仍然要符合对联对仗、平仄的要求,要仄起平收,上联最后一字,必须是仄声字,下联最后一字,必须是平声字。有对联文字的钱,可以称之为“联钱”或“联泉”。由于“联钱”的铜质地比纸质易于保存,使我们今天在“联钱”上不仅能看到对联,体会其美好的祈愿,而且还能够看到古人的书法,欣赏到其文字布局所表现的美感和钱体磨损包浆所反映出的历史沧桑。有些好的吉语花钱,从对联艺术性的角度看,可能并不是上佳的对联,例如“泽流四海,德普三江”,“ 泽”、“德”意为恩泽、恩德,意思相近,“四海”和“三江”泛指广大地域,意思也相近,上下联重复太多。再如“鹏飞万里,鹤鸣九皋”,下联的气势明显没有上联的高,有头重脚轻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