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人民币的欣赏
2020-04-29 20:26:13 来源:
人民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是人民群众劳动价值表现的工具,是商品交流的重要工具,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已发行了五套人民币,每套人民币的发行,都与社会进步,国民经济状况,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密切相关,并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主要是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趣的人民币的“¥”字符号的来源。我国人民币是1948年12月1日开始发行的,规定以元为单位,元的汉语拼音是YUAN,于是就将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Y加上两横,写成“¥”,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发行的人民币的符号。
(二)人民币的文字欣赏。人民币的纸分币上有四种文字,即汉文、蒙文、维文、藏文。内容是“中国人民银行”和面值、发行年号。在人民币的角币上,下面有汉字、阿拉伯数码字及汉语拼音字,背面有蒙文、藏文、维文、壮文、汉语拼音五种文字,内容都是“中国人民银行”和面值、发行年号。第一、二、三套人民币元币正面为汉、蒙、藏、维、壮文和汉语拼音、阿拉伯数码字,背面为汉语拼音,内容都是“中国人民银行”和面值、发行年号。其中第四套和第五套人民币角币正面为汉文和阿拉伯数码字,背面为蒙、维、藏、壮文和汉语拼音、阿拉伯数码字,内容是“中国人民银行”和面值。元币正面为汉文、盲文和阿拉伯数码,背面为蒙、维、藏、壮文和汉语拼音、阿拉伯数码字,内容是“中国人民银行”和面值、发行年号。
(三)人民币画面上的设计,一是体现政治上的端重、庄严;二是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含意;三是体现中华民族的特点;四是体现国民经济的发展变化;五是体现社会主义建设和科学成就;六是体现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如1948年12月至1953年12月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共十二种,有六十二种版别,币面上的图案有工业、农业、牧业、交通、水利、人物、风景。如,面额为50元券的人民币,正面底纹为浅蓝色,花边高梁为红色,图景为黑色,中间花符为浅紫色。正上方印有当时华北人民政府主席董必武正楷书写的“中国人民银行”,中间有“伍拾圆”,底边中间有“中华民国二十七年”等字样,左边主图为“水库”,右边为“煤矿”北面底纹为黄茶色,边为深茶色,正上方也有“中国人民银行”及“50”字样,票版是晋察冀边区人民生产建设图。1987年4月起,发行的第四套新版人民币,正面图案展示了我国工农学者和部分少数民族的勃发英姿,背面图案则是6个优美奇绝的风景名胜区。100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案是井冈山,50元人民币的背面图案理黄河壶口瀑布。2001年9月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中,20元人民币背面图案是美丽的桂林山水。它不仅有较高的艺术性,而且有时代进步的烙印。
(四)人民币上设置水印,提高防伪能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币印制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打击制贩假币的力度加大,从第三套人民币起,在纸币印制了水印。如第三套人民币的10元券,在它的左方印着天安门广场图案水印,第五套人民币100元和50元券下面左侧空白处,印有立体感很强的毛泽东头像水印,20元和10元券正面左侧空白处,印有立体感很强的荷花(月季花)水印,在10元券双色横号码下方,还印有透光性很强的图案“10”白水印,5元券在位于正面左侧空白处,印有立体感很强的水仙花水印,在位于双色横号码下方,印有透光性很强的图案“5”白水印。
(五)人民币纸币票面特征反映时代的政治背景。第五套人民币100元、50元、10元、5元券的主体图案均为毛泽东头像。50元券的票面特征,主色调为绿色,票幅长150mm,宽70mm。正面主景为毛泽东头像,左侧为“中国人民银行”行名,阿拉伯数字“50”、面额“伍拾圆”和花卉图案,左上角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徽图案,右下角为盲文面标记,票面正面印有横坚双号码。背面主景为“布达拉宫”图案,右上方为“中国人民银行”字样和面额,偏左侧下方有“1999年”和行长之章,副行长章。100元、20元、10元、5元券除部分特征与50元券相同外,阿拉伯数字、面额和花卉图案不同,背面主景不同。
(六)人民币设计的特点。第一套人民币50券,第一次设计时,票版上有毛泽东像,但报请中央审查时,毛泽东同志在回电中指出:“票子是政府发行的,不是党发行的,我现在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主席,怎么能把我的像印上呢?”因毛泽东同志不同意,第二次设计时,票面上设计了解放区生产建设的图景。第五套人民币50元券的设计特点,一是突出“三大”,即大人像、大水印、大面额数字,既便于群众识别,又增强了防伪功能;二是取消了传统设计中以花边、花球为框的设计形式,整个票面呈开放式结构,增加了防伪设计空间;三是背面图纹花边设计既保持了货币的传统风格和特点,又具有防伪功能;四是票面简洁,线纹清晰,色彩亮丽;五是增加了机读技术,便于现代化机具清分处理。
(七)有趣的文字书写。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习惯不同,人民币上这5种民族文字书法的序列也多不相同。藏文、维吾尔文、壮文是横排的,藏文和壮文自左而右。蒙文直排的,字序自上而下,行序自左而右,跟文字直排的行序相反。汉字可以直排,可以横排。汉字横排古已有之,不同的是,古代匾额一概自右而左,新匾额多半自左而右。为了对称起见,汉字的行序还可以向排列。例如,多行的对联,上联自右而左,下联自左而右,相向排列的行序,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