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钱币收藏 > 古币 >

古币之“对钱”

2020-06-30 15:25:01 来源:

在我国古代钱币中,有的朝代曾铸造了两种或几种不同书体文字配对的同一钱文的年号(或国号)钱,尽管书体不一,但它们都是同一钱监,同一时期,或同一设计师和工匠之手制作,即使书体不同却韵味相通,气息相近,钱制大小、厚薄,轮郭宽窄,穿孔大小,文字位置、布局、笔势粗细,深浅,乃至锈色、风格完全近似,成双配对的钱币,这叫“对钱”或“对子钱”。日本学者称为“符合泉”。“对钱”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研究价值。它在我国钱币文化中一枝独秀,是钱币文化的瑰宝。我国清代古钱学家翁树培在《古泉汇考》中专有叙述。日本学者著有《符合泉志》专门研究宋代的“对钱”。   “对称美”是华夏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一种传统的审美观点。方孔圆钱造型结构本身就体现了这种美学观点。特别是两宋崇尚艺术文化,铸钱工艺长足进步,合金配比工艺流程水平很高,超越了前朝,促进了对钱的盛行,把我国古代金属铸币艺术推到了巅峰。宋袭唐制,迄宋太宗淳化、至道(990-997年)年间,帝书钱文,用真、行、草三种书体铸钱,史称“三体书”。真正形成两宋“对钱”却是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到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年),是两宋对钱盛行时期,历时长达156年。

北宋徽宗政和年间至钦宗靖康年间(1111-1127年)所铸对钱由篆、隶两种书体配对成为主流,偶尔杂有行书、瘦金等书体,两宋对钱盛行时期皆以篆书配对为主线,或篆、真,或篆、行、篆、隶配对。用篆书为主线配对是两宋对钱之主要特点。

现将笔者收藏徽宗朝“政和”、“重和”、“宣和”三双对钱墨拓图片提供欣赏(青铜,皆真)。

对钱有“低标准”和“高标准”两个判识标准。例如南唐的“开元通宝”和“唐国通宝”都有篆、隶两种书体的对钱。阔缘小字。这是我国最早的对钱,无先例可援,不宜严格挑剔。西夏乾裕、天庆、光定亦有年号对钱,还出现汉文和西夏文对钱。这些自应属于低标准。事物是发展的。宋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造钱艺术巅峰期之一。钱币数量多、品类繁杂。作为初学收藏者和专业学术研究应有所区分。审视对钱也应有两种标准。初学只要掌握对钱知识,对一种年号两种书体即可配对,当然这属于低标准。对专业研究来说必须科学、精专,对规制、钱监、金属、型制、文字、锈色等等皆须严格审鉴。有的对钱,不仅文字、轮郭、气息、神韵相似,而且还要同期入土,一样的坑色,可称天然的艺术杰作,这对研究造钱工艺、材质和锈蚀成因亦有科学价值。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钱币上的“鸡”

钱币上的“鸡”

  2005年是农历乙酉年,为我国传统的生肖鸡年。鸡与吉谐音,因此自古以来,鸡即被人们视为吉祥如意的象征。鸡的图案在我国传统装饰文化中得

2020-06-30 15:22
人民币上的书法

人民币上的书法

解放后我国第一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6个字是由当时主持中央财政经济工作的董必武题写的。董老自幼对柳体情有独钟。他以楷书题写的中国

2020-06-17 23:10
带你解读古钱钱文

带你解读古钱钱文

  汉字产生并趋向达意传神,生产剩余物的交换应运而生,汉字顺理成章地被纳入货币符号的注解——钱文。于是,被烙印的钱文在货币上如影随

2020-05-08 15:41
古铜钱造假

古铜钱造假

  所谓古代铜钱做假就是偷工减料,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减轻钱币重量,二是原料掺假。  钱币造假最早出现在西汉文帝时期,至此之后,私铸

2020-05-08 15:34
贵金属货币的演变

贵金属货币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自行大力铸造各种形制的金属货币,仍以铜币为主。如各种布泉、刀泉、圜钱、蚁鼻钱等。而此时贵金属金银币开始频

2020-05-08 15:32
古币——重宝、元宝、通宝

古币——重宝、元宝、通宝

通宝是中国自唐至清末铜币的一种名称,唐高祖武德四年,铸造开元通宝。开元意 思为开创新纪元,以后历代沿用,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

2020-05-08 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