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钱币收藏 > 人民币 >

欢迎光临澳门码开奖

2023-02-21 22:39:31 来源:

引言

无论是自由经济体,还是计划经济体,抑或是转轨经济体,产业管理都是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核心,而政企关系则是核心中的核心。尽管全球工业经济加速向创新经济转变,很多产业管理依然带有明显的工业经济路径依赖色彩。伴随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产业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生产方式越来越软、产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产业政策需求越来越高,成为加速和倒逼产业管理范式转换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伴随中国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中国再造和中国创造,要求各地区只有产生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创新范式、新的增长方式、新的组织方式才能占有一席之地,更使得各地区在数字化带动下加快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内循环和外循环、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有机结合。在此背景下,我们不仅需要反思传统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路径依赖,更要反思产业管理背后的发展顽疾,亦要探寻适应数字化新经济发展的产业管理范式。在系统切换和全面转换产业管理范式过程中,不仅要着眼未来新兴产业发展,还要着眼产业跨界融合,不仅要着眼产业转型升级,还要着眼双循环新格局,亦要着眼创新发展规律,将现代产业体系构筑、产业经济形态升维、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全球资源配置优化、创新生态赋能生成有机结合。最终在充分把握产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对产业政策需求的前提下,处理好产业管理的若干重大关系,探索建立适宜新兴产业、尤其是数字化新经济发展的产业管理范式。

1

工业传统依然在主导产业管理范式

整体而言,无论是自由经济体,还是计划经济体,抑或是转轨经济体,产业管理都是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核心,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这其中,政企关系则是“核心中的核心”,从宏观、中观、微观决定着经济运行、产业组织以及经济循环的效率效益。伴随全球工业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变,很多产业管理依然带有明显的工业经济路径依赖色彩,迫切需要建立完善适宜新经济发展的产业管理范式。

1.1 产业管理是政府管理经济职能的核心

一般而言,产业管理指在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的主导下,着眼实现 产业 发展、经济增长以及宏观调控等战略目标或政策目标,建立完善适宜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对 产业 进行规划、 组织 、 协调 、 沟通 和 控制 的一种 管理 过程。整体而言,产业管理有三种不同的模式,即政府主导的产业管理、产业内部的产业管理以及产业共治的产业管理。这三种模式,也决定了产业管理的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中央政府为主的产业管理,通过制定各种 财政 、税收、 金融 等政策以及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来确定相关产业制度安排与调节机制,尤其是重点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对各产业进行规划、 协调 、监管和指导。第二个层次是以地方政府为主的产业管理,重点以地方财力在招商引资、企业成长、科技创新、产业化等方面提供支持性政策,依托土地、资源以及各种指标优化资源配置,并综合运营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加强行业监管与产业培育。第三个层次就是组织行业协会在政府引导下的产业管理,通过 行业协会 来统一规划、协调、指导、 沟通 同行业各企业的 生产经营 活动,促进产业的发展。 更进一步而言,在 市场经济 条件下的产业管理重点覆盖政府、 企业 与中介组织三类市场主体、创新主体,也形成了政府与企业、 企业 与中介、中介组织与政府的三种基本 经济关系 。首先,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 政企关系 ,政府不仅通过 财政政策 、 货币政策 、 经济立法 、 经济计划 、 产业政策 和行政手段等多种方式,引导 资源 流向,以实现特定的一个或者多个宏观经济目标;还借助 国有资产运营管理 、部分社会公益事业和部分城市公用事业的 投资 和直接管理活动;亦借助行政性规制、 经济性规制 ( 市场准入 和特定产品定价)、社会性规制( 产品质量 、污染排放及 劳动安全 等标准的设定)以及 反垄断 和反 不正当竞争 规制等对企业实施外部限制和监督。 其次,是中介组织与企业的关系,中介组织不仅通过制定行业发展准则、规范内部企业间的竞争、维护行业整体利益,进而实现行业自律;还通过规范 市场行为 、反对欺诈、 调解 市场纠纷,促进公平、公正、公开竞争;亦通过提供专业化服务降低市场 交易费用 ;还通过市场监督等,保证市场公正交易、 公平竞争 ,稳定经济运行秩序。 最后,是中介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中介组织成为政府与企业的桥梁和纽带。在三者彼此独立又相互依存的条件下,不仅形成了各产业管理机构和组织的设置,还逐步形成了各机构组织之间的权限划分和 经济 利益的调节方法,还建立完善了规范和调节各 产业经济 活动中各 经济主体 之间 利益关系 的制度体系,形成一定的产业管理体制,并决定着产业管理范式的生成。

1.2 狭义的产业管理核心是处理政企关系

这里我们所说的产业管理,更多的是狭义上的,尤其侧重于地方政府及其产业主管部门所从事的产业管理。其所从事的产业管理,不仅仅是着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按产业规划、按产业组织加以管理,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作用,促进和加强企业在 产业经济 活动中的横向联系和联合,加强 宏观经济 和 微观经济 的协调;更多的是在探索地方政府,尤其是产业主管部门,如何在有限的权责、财力、手段、资源基础上,实现产业发展目标多元化、经济利益最大化。在此背景下,对于产业管理范式的探讨,并非局限在如何加强完善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如何解决好市场失灵与培育市场等等,而是更多锁定在政府如何作用于产业、企业及其互动关系。譬如,在工业经济路径依赖的影响下,我国自上而下的产业管理范式重点在产业战略方向上强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产业新体系”,在产业主体培育上强调发展“小微企业-规上/骨干企业-龙头企业-跨国公司”企业梯队,在产业环节上注重加强培育“高端、高效、高附加值”的产业链环节,甚至下沉到产品技术层面的“高精尖”。当然,产业管理范式的内涵及边界也不局限于此。 但无论是“现代产业体系”还是“现代产业新体系”,尽管强调的是现代的资源禀赋、现代的发展结构、现代的发展形态、现代的组织方式,但除了大国能够有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只有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体系。只要越全球化或越是有统一的国内市场,很多城市就难以自成体系,即使有的话也是封闭的体系。“小微企业-规上/骨干企业-龙头企业-跨国公司”企业梯队,代表的是传统工业管理逻辑与静态思维,反映的则是企业从销售商贸介入生产制造、再介入研发创新、最后形成“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的滚动发展逻辑。“高端、高效、高附加值”是一种愿景,但很难孤立地去抓;而“高精尖”强调的是高级、精密、尖端的技术或产品,更多的偏高技术制造业。在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条件下,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结合,呈现出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以及产品即服务、制造即服务的产业跨界融合趋势。

1.3传统工业主导的产业管理依然是常态

工业有工业的发展规律,服务业有服务业的发展规律,高科技有高科技的发展规律,新经济有新经济的发展规律,传统产业有传统产业的发展逻辑,新兴产业有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不同的产业有不同的发展规律、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有不同的需求。但很多时候,很多政府往往自觉不自觉地用工业化的产业管理范式予以“一刀切”。如今在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趋势与发展规律下,产业界限越来越模糊,未来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业态,也没有过于明显的工业、服务业之分。如果全部以政府所擅长管工业的方式去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或者加快产业跨界融合,就勉为其难抑或事倍功半。其背后的问题是,产业发展规律变了,但产业管理范式没有变。 从目前来看,很多地方依然处于传统工业主导的产业管理段位,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工业经济发展理念。 很多地区无论在新兴产业培育、服务业发展、新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产业体系构建上,存在浓厚的发展工业经济的线性思维,不仅未能将工业与服务业融合,还未能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更难以实现以创新经济的增量培育带动工业经济存量提升的发展方针,最终造成传统工业经济发展路径依赖。 二是新兴产业战略模糊。 很多地区的产业战略主要立足现状,并未着眼中长期战略转型,实现对重化工为主导、传统产业为主体、新兴产业为增长点、服务业位势不强传统产业体系的战略替代,且产业领域较为宽泛、细分领域缺乏引领、链式规划布局较弱、产业融合程度不够等,需要立足深度产业研究的前瞻规划布局。 三是产业发展方式过时。 遵循“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外延增长的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以及招商引资的拿来主义发展路径,不仅违背了战略新兴产业、创新经济从创新创业的源头、中小科技企业、服务体系及环境建设抓起的发展规律,也没有形成“创业、孵化、集群”高级化的内生发展路径。 四是产业管理路径依赖。 按照“小微企业、规上企业、骨干企业、龙头企业”静态、线性的工业管理范式培育科技型市场主体、创新主体,而对种子期的初创企业、成长期的创业企业、发展期的高成长企业、成熟期的高技术大公司缺乏足够的重视及全链条的政策布局,难以培育出科技型创业梯队。 五是空间布局结构杂乱。 不仅在块状经济条件下形成粗放发展、层级不高、零散布局、配套残缺等问题,还在传统县域经济条件下形成条块分割、产业雷同、单打独斗、重复建设等问题,最终导致在产业空间上没有整体结构布局、分工合作不够、集群发育不够、产业融合不够、产城融合不够等问题。 六是条块分割体制顽疾。 各部门各地区并未形成统分结合的地方财力体制以及跨行政系统配置资源的模式,难以真正建立跨部门跨层级的协调,不仅造成多头管理、职能交叉、分散支持、重复列项、力度不足等问题,还往往造成内部恶性竞争、拼资源拼政策等顽疾。 七是产业政策体系凌乱。 政策体系以产业资金、财政科技的扶持性政策为主,制度性创新不足;在技术生命周期后端的工艺开发、规模生产环节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对中端的商业应用研究、商品开发环节的政策扶持力度小,对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究环节的政策扶持较薄弱;后补贴的“锦上添花”财政支持机制,不适宜新兴产业发展“雪中送炭”的需求;考核评价体系完全以工业经济导向为主。

2

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下的形势变化

在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带动下,不仅产业生命周期、技术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越来越短,进而使得从工业经济走向创新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打破传统线性增长模式和静态产业管理;还使得科技迭代越来越快,技术门槛在不断被提高,进而使得高科技越来越硬,拓展生产、生活、生存疆域,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优化产业管理或提高监管层级;亦使得生产方式从2.0机械化、3.0自动化走向4.0智能化,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以及产品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制造即服务使得传统行业管理逐步被打破;更使得产业界限、市场界限、企业界限越来越模糊,尤其在数字化带动下将线上线下、云台云端、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等等有机结合,既为产业管理带来巨大挑战,更为产业管理创新开辟了新的空间。

2.1 生命周期越来越短与新经济越来越快

在摩尔定律下,整个技术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以及企业生命周期,几乎从以前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到目前的“三年河东三年河西”。这其中,伴随新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过程中的变革式创业、颠覆式创新,不断打碎传统产业价值链、重建游戏规则、重塑市场格局、重构产业版图。在技术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条件下,依靠大规模、批量化、标准化、低成本的工业化,依然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但附加值、利润率在边际下降;依靠高科技、硬科技、深科技、黑科技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体现出较高的成长性与高端、高效、高价值和高附加值特点;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经济,从消费反向带动生产,整合工业与服务业、工业与商业、供应与需求,实现快速增长。如果新经济、高科技增量培育尚未弥补传统工业经济存量萎缩的空缺,造成基本面下滑的阶段性阵痛,就是“新常态”;如果新经济、高科技增量培育基本与传统工业经济存量萎缩对冲且略有增长,就是“高质量”;但一旦新经济、高科技增量培育高于传统工业化存量萎缩,就是“高质量发展带动高速度增长”。未来几乎没有一个产品传承万代的百年老店,只有不断“创新创新再创新”、“创业创业再创业”的企业,才能独树一帜和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快构建创新驱动发展格局、形成“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新局面,才能以高质量发展带动高速度增长。

2.2 科技迭代越来越快与高科技越来越硬

在特定技术水平的工业经济条件下,发展逻辑是滚动式的,也就是从贸易销售介入生产制造、再介入研究开发、再实现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地滚动发展。在这种条件下,产能、营收及能耗、物耗等可以计算出来,相关资源要素指标配置亦可量化可控,政府便成为抓工业的高手。伴随科技的日新月异,创新迭代加快,并在新经济条件下使得企业不再满足滚动发展。很多产业的企业往往从三个方面实现爆发式成长:一是抓机会,抓住产业价值链分解、融合、新业态的运动规律及切入口;二是奇特的想法,想法决定做法,让无奇不有的创意飞,随心所欲;三是速度快,高速迭代快者胜,认准了就做,心动即行动。在此过程中,技术门槛在不断被提高,进而使得高科技越来越硬,进一步拓展生产、生活、生存疆域,并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优化产业管理或提高监管层级。

2.3 生产方式越来越智与工业化越来越泛

应该说,创新驱动的根本是对企业家利润驱动,而每一次生产方式转变意味着生产效率提高,为企业家形成新的利润空间,这便才有企业家的扩大再生产。改革开放以来,从最早劳动力与机械化结合,到以两化融合为代表的工业化与传统信息技术结合,再到以互联网+及制造业2025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结合,进而开展“三来一补”、承接产业转移、抢占新一轮发展先机等等,就印证了这一点。反之类似于08年这种没有产生新的生产方式的扩大再生产,就是需要被淘汰的落后产能。伴随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新一代通讯、移动互联网等数智科技,以及生物工程、新材料、3D打印等新技术新模式与制造业结合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加速微观生产方式“智造”、中观产业业态“再造”以及宏观发展结构“创造”,最终使得生产方式从2.0机械化、3.0自动化走向4.0智能化。与之而来的是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以及产品即服务、软件即服务、制造即服务,将逐步打破传统行业管理。

2.4 产业界限越来越淡与数字化越来越深

伴随着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产品即服务、制造即服务,没有传统的产业只有传统的业态。在整个产业价值链分解、融合以及新业态出现的过程中,产业价值链不仅从分解、分解、再分解,垂直领域的整合,以及新业态不断涌现,而是到前后、上下、左右的融合、融合、再融合。这其中,主要由于技术进步及放松管制导致产业界限模糊化,进而导致业务边界模糊化、产品服务模糊化,最终出现新业态新产业。在整个过程中,只有通过产业融合、跨界融合以及业态创新,全面发展以知识经济、信息经济、服务经济、创业经济、创意经济为元素的新经济,才能不断出现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并在数字化带动下将线上线下、云台云端、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等等有机结合。这其中,伴随产业界限、市场界限、企业界限越来越模糊,不仅为产业管理带来巨大挑战,还为产业管理创新开辟了新的空间。

3

谁将成为新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高地

当前,中国发展整体上从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时代转变,在数字化新经济以及高科技产业带动下,中国制造加速走向中国智造、中国再造和中国创造。谁将成为新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高地,不仅需要产生新的生产方式、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创新范式、新的增长方式、新的组织方式,还需要在数字化带动下加快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内循环和外循环、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有机结合。

3.1 中国制造加速走向智造、再造和创造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快承接产业梯度转移,不仅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还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亦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借助城乡二元经济模式,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到“入世”第一个十年,发展成为工业产值超越美国、全球第一大制造业大国;再到“入世”第二个十年,从跟跑、并跑到领跑,初步形成一定的产业技术能力和产业主导权。在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相结合条件下,企业微观的生产方式、产业中观的经济形态、宏观经济的发展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将从一般意义上的“制造”走向微观生产方式的“智造”、中观产业形态的“再造”和产业界面上的“创造”。在微观层面上,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与制造业结合,借助智能制造、5G+产业互联网等方式强化生产方式的“智造”,将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的生产率作为企业家的利润空间,优化生产的技术构成;在中观层面上,通过“互联网+”及“+互联网”强化产业形态的“再造”,实现由硬变软、由重变轻、由封闭到开放的发展形态;在宏观层面上,以创业创新集成新思想、新模式、新技术等并将其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及全新产业,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产业结构的“创造”,将创业作为内生增长的根本机制与发展源头,实现产业结构性调整。最终在“一带一路”的开放式创新中,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以资本输出带动商品输出,制造业产能得以充分释放。

3.2 新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高地的主要标志

从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和科技脱钩来看,只有经济形态和产业结构转变,贸易方式和贸易结构才能转变,核心是从外向型工业经济走向开放型创新经济。这其中,只要是工业经济,利润空间就是有限的,只要扩大再生产,国内市场不足就需要抢占国际市场,就要打破欧美日的国际市场格局与经济秩序。在新的发展阶段,需要逐步走出并深化践行新时代产业转型升级与业态创新发展之路,其内涵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生新的生产方式。 只有在微观基础上实现了全新的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企业家才能有新的盈利空间,而产业业态也自然容易发生变化,才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驱动。未来只有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及其他前沿技术结合,逐步将“数据驱动+平台赋能+智能终端+场景服务+敏捷供应”融为一体,打破基于物理空间、物理设备条件下的生产方式创新,通过往虚拟空间上走与往物理设备下落相结合,才能产生新的产业形态。 二是产生新的生活方式。 也就是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智慧城市、城市管理、数字消费等相结合,在前沿技术的“互联网×”应用场景下,在若干领域出现若干基于新场景的全新商业模式。这个基于前沿技术的互联网×,主要是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应用;这个新场景,主要与新的生活方式相结合。 三是产生新的创新范式。 也就是从过去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商业研究-转移转化-产业化”,到了从市场交易、商业应用、终端产品、服务场景等反向入手,将应用、产业化、研发一体的垂直化逆向创新,产生新的商业模式。核心是将硬科技与软创新相结合,以软创新带动硬科技。 四是产生新的增长方式。 也就是从过去的贸易代理、出口加工、规模制造条件下的滚动增长,逐步进入到了“战略投资+高端创业+先进技术+产业生态”的爆发式增长,让很多高技术创业、平台型创业短时间取得商业成功,从产业跟随逐步到产业原创,不断出现和产生新的企业。 五是产生新的组织方式。 立足产业生态优化创新生态建设,借助大企业平台化战略、平台经济战略、科技服务业发展以及创业升级发展等,不断提升大企业的溢出能力、平台企业的衍生能力、源头企业的生成能力以及创业试错的逆袭能力,营造全新的产业创新生态。

专栏:新经济究竟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变化?

新经济不单纯是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新的经济范式与新的发展模式,还是经济发展的一种段位与思维。在新经济条件下,主要有如下变化:

一是资源配置方式发生了变化。 以往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产业布局在哪里、资本流向了哪里,人才、技术、知识就流向了哪里,很多时候是“人跟着资本走”、“资本跟着产业走”。如今的资源配置方式则是哪里的创新生态好,人才就流向哪里;人才流向了哪里,技术、资本、知识以及产业等就流向了哪里。

二是产业生成方式发生了变化。 以往的产业生成要么是市场自然选择、要么是招商引资、要么是国家生产力布局,如今的产业生成方式则是政府的前瞻布局和高能级的产业组织。政府主导的产业培育立足于深度的产业研究、产业规划与顶层设计;高能级的产业组织往往需要创投机构、孵化平台、平台企业等产业组织者。

三是产业运动规律发生了变化。 以往是在工业经济条件下的产业链分解与价值链融合,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很多的产业集群。如今则是在新经济条件下,各次产业、几个产业之间跨界融合,更加强调平台企业的出现。

四是创新组织方式发生了变化。 以往更多的是从高校院所到企业的“基础设施-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商业研究-转移转化-产业化”正向链式创新模式,如今不仅是“市场需求+高新产业+转移转化+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基础设施”方向资源配置的逆向创新,还有将创业创新、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有机结合的垂直创新、场景创新。

3.3 数字化条件下中国经济运行的三结合

一般而言,地方经济的“内循环”以及产业发展的路径,先是推进工业化,然后通过生产性服务业抢占产业主导权、通过科技服务业抢占科技制高点、通过数智科技抢占发展先机,最后以创新驱动全面转向新经济——从高技术制造走向高技术服务,再走向数字经济引领的新经济;地方经济的“外循环”以及扩大开发的路径,先是以港口贸易带动临港产业,然后在强大货物贸易流量上通过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服务贸易、数字内容服务贸易、新兴业态服务贸易,加快形成数字贸易带动服务贸易、进而带动货物贸易的发展机制。在此背景下,地方产业发展的核心是在新经济变革与数字化改革的条件下实现三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有机结合。 前两次产业技术革命是生产方式决定生活方式,第三次产业技术革命是生活方式反向决定生产方式,第四次产业技术革命是将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贯通,也就是形成“数据驱动+平台赋能+智能终端+场景服务+社交生活+敏捷供应”的贯通。 二是内循环和外循环的有机结合。 在数智科技带动下,以数字经济带动数字贸易、以数字贸易带动服务贸易、以服务贸易带动货物贸易,从外向型工业经济走向开放型创新经济。 三是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有机结合。 借助“创新大脑+交易平台+行业数字化+供应链金融”,将人流、物流、商流、知识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等转化为数据流,再转化为价值流,最终实现线上与线下、软件与硬件、制造与服务、产品与服务、流量与数据、场景与内容相结合的经济模式与经济形态。

4

审视产业管理中的路径依赖与顽疾

当前很多地区、区域、城市受潜意识的工业单边思维影响,其产业战略更多的是工业战略。尽管一些创新型城市已经就产业创新做出很多新的尝试,但传统工业经济路径依赖依然根深蒂固。能否走出传统产业管理范式,在于能否充分反思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思维顽疾。

4.1 很多地区产业战略实际上是工业战略

历经多年发育,我国近年来整体上从工业化中后期向后工业时代转变,只有少数欠发达地区仍处于工业化早期发展阶段。在国家“工业强国”和产业转型升级带动下,不少地区着眼强化实体经济、提高产业竞争力以及地区产业发展水平,提出“工业强省”“工业强区”“工业强县”“工业强区”“工业强镇”等产业发展战略。整体而言,以工业为主导的产业战略往往有如下发展红利: 一是 能够提高工业化发展水平,将制造业作为工业化核心,加大工业投资、社会资源投入力度,提高工业化组织实施能力; 二是 能够增强产业基础能力,通过基础设施、标准化厂房、成套装备设备等提高产业基础能力; 三是 能够强化实体经济的产业根植,将工业作为实体经济核心,是通过引导社会资本、社会资源进一步流向产业界、实业界,坚守主业、根深叶茂; 四是 能够提高产业技术创新水平,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创新从工业应用出发强化产业技术创新。 但与此同时,工业为核心的产业管理范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 一是 产业融合发展不够,需要从工业思维走向实业思维和产业振兴。这其中,工信系统以工业信息化产业为主,发改系统以战略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为主,最终导致工业与服务业、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增量培育与存量提升的融合发展不够。 二是 产业结构难以调整,尤其是缺少能够抢占产业制高点、产业主导权、发展主动权的未来产业。单纯立足工业发展工业、立足制造业发展制造业难以走出工业和制造业,战略增长点、爆发点不够;只有立足制造跳出制造,让更多制造业服务化、服务业制造化、产品即服务、制造即服务,出现更多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才能实现产业升级转型。 三是 产业发展路径依赖,往往在“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思维下,依赖“摊大饼”的要素驱动、“大项目”的投资驱动大于创新驱动。 四是 产业竞争力难以提升,在既定的国际经济体系与产业分工下,只有依赖新兴产业和高新企业才能异军突起。 五是 产业管理条块分割,产业投资管理体制、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市场准入与产业规制、行业管理体制、生产力布局等方面难以融合发展。 六是 资源环境压力依然较大,传统工业化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

4.2 传统工业经济发展路径依赖根深蒂固

伴随中国产业发展阶段整体上从工业化后期到后工业时代转变,各地区在产业层面开展新一轮产业布局与产业创新。譬如,北京仍在搞“高精尖”产业,但中关村布局2050战略研究,探索以创业为核心引领全球产业变革,强调硬科技创业与大数据产业培育;上海也在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布局综合性大科学装置,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深圳打造世界级的电子信息产业生态圈,打造移民型创业之城;杭州建设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深化信息经济发展层级,强化平台企业衍生能力;武汉实施互联网与智能制造双轮驱动,大力推进科技创业带动科技创新,并成立了国内首个科技成果转化局;成都率先在全国成立新经济委,全面发展新经济,积极布局新经济生态圈;天津重点发展智能科技产业;宁波则强调智能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各地区加速新一轮的创新资源配置,“人、财、物”都有的搞科学城,有财力有产业但没创新没人才的就搞科技城,缺人才的成建制地引进高校院所,科教智力密集地区都在抢占国家实验室,科技智力资源不足的都在布局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以新型创业孵化平台加速抢滩布局。 尽管如此,难免存在用旧办法做新事、创新资源产业要素错配等问题。比如“高精尖”的产业取向,完全是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段位及发展思维,难以顺应产业跨界融合发展趋势,尤其是京津冀最大的问题是市场活力不足、产业腹地有限;上海作为老牌的工业城市,存在严重的工业路径依赖,如果再加持自上而下的举国体制将更是巨大的历史倒退;杭州的顽疾是信息服务、高技术服务与高技术制造业难以紧密结合,如果还在吃过去发展红利的老本、没有一丝危机感是不可持续的;而武汉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局就知道仍在走过去成果转化的老路,依靠科学家和政府的自主创新是没有任何前途和希望的,只有相信市场的力量和企业家精神,才能走出有科教无产业的困境。

4.3 充分反思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思维顽疾

整体而言,当前产业管理存在如下顽疾: 一是大都局限于传统工业/服务业统计基础,而不是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与产业发展实际。 绝大部分规划都是政府在做,做完了规划要分解任务、统计考评。但问题是,目前产业发展不再是“分解分解再分解”,而是“融合融合再跨界”,现行的、自上而下的统计体系是传统工业和传统服务业意义上的。比如很多地方的产业体系,几乎可以说是“群众都过河了,政府还在摸着石头”。以往很多规下企业、限下企业在现行统计体系与政府视野里是看不到的。只要是依赖传统统计体系所提出的产业规划至少要落后实际产业发展两个五年。 二是很多产业规划都是工业思维与工业规划,而不是产业思维和产业规划。 简而言之,工业、服务业,或者行业、市场,或者供给、需求,都是单边思维,只有把工业与服务业、行业与市场、供给与需求合在一起,才是产业的双边思维。 三是大都局限于产业模块化下的链长制、产业集群,而不是产业生态化下的族长制、产业族群。 对于很多欠发达地区而言,是需要通过承接产业梯度转移、大力发展链长制、积极培育产业集群的,但对于很多已经走过工业化中后期发展甚至步入后工业化时代的城市而言,更多的需要突出用产业创新生态经营产业族群,而不仅仅是专业的空间集聚、空间的专业集聚。 四是大都是以县域经济主导的市级组装组合,而非全域创新格局下的顶层设计。 当前很多地区的产业战略都是立足各种产业、各县(市)区拼凑起来的,到底哪些归市场试错哪些归政府培育市场、哪些是市级层面培育哪些是县(市)区培育、哪些是做大体量赚钱的哪些是面向未来的,都不是很清晰。如今伴随从县际竞争走向城际竞合,更多的需要全市“一盘棋”。不仅需要将市场的自然试错、政府的前瞻布局、产业组织者的推动(如投资机构)、平台型企业的产业组织等有机结合在一起,更需要着眼长远期的长期主义、中长期的发展导向、短期的机会主义来优化产业生态构建。 五是大都是在强调基于资源禀赋及区位的比较优势,而非在新经济地理上强调人择优势。 准确地说,“传统制造+出口贸易”型的外向型工业经济依然遵循传统经济地理,哪里有港口、煤炭、钢铁、铁路等资源,产能就布局在哪里,然后资本、技术、劳动力就流向哪里。但新经济地理条件下,则是哪里创新生态好,人才流向哪里,产能、资本、技术就流向哪里。一个地方的发展,需要的是人择优势下的生态再造与地理标识。 六是大都是问题导向、政府导向、机会导向,而不是未来导向、发展导向和战略导向。 一个个地解决问题是解决不完的,更需要的是系统性地解决结构性的发展问题。一个城市的产业发展导向,依次应该是未来导向、发展导向、战略导向(含政府导向)、机会导向、问题导向。

5

产业管理范式系统转换主要着眼点

整体而言,在系统切换和全面转换产业管理范式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着眼未来新兴产业发展,还要着眼产业跨界融合,不仅要着眼产业转型升级,还要着眼双循环新格局,亦要着眼创新发展规律,最终将现代产业体系构筑、产业经济形态升维、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全球资源配置优化、创新生态赋能生成有机结合。具体而言,在产业战略、经济形态、动力结构、资源配置以及创新生态上需要形成如下共识:

5.1 着眼未来新兴产业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很多地区产业振兴、实体经济发展的核心,是从一维产业到二维产业再到三维产业。当前,很多地区大量的产业发展依然还停留在一维产业层面,以传统工业制造为代表。未来应该朝着两个段位的两大方向,一个就是作为二维的硬科技创业所形成的实体经济,一个就是作为三维的数据驱动所形成的数字经济。以后对产业发展的审视,不应再按照一产、二产、三产去看待,更多的是要按照一维世界、二维世界、三维世界去看待。只有从一维到二维再到三维,才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与业态创新。

5.2 着眼产业跨界融合升维产业经济形态

之所以说现代产业体系要让位于未来经济形态,意味着各种产业伴随着大量新业态出现而改变了形态,全新的形态比旧体系更重要。新经济形态培育的重点应该是智能经济、平台经济、分享经济、内容经济、体验经济等。智能经济代表工业经济从自动化走向智能化、从产业分离到各次产业融合;平台经济背后的逻辑是从做事到做局,打破传统游戏规则,资源集聚实现共享共生共赢;分享经济的核心是实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与融合;内容经济的核心是IP为王,反映了知识产权在新经济时代的价值表达;体验经济则顺应了升格为新一代消费者的Z世代新新人类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新型消费需求,迎合了新经济的人本内核。

5.3 着眼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在这里要回答究竟新动能是什么,只有从新的创业到新的企业再到新的产业乃至新的园区经济、区域经济,支撑自主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才能产生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还要回答如何培育新动能,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原则以及“用新办法做新事”的方法论,重点通过强化规划引导、加速资源配置、完善服务体系、优化生态环境等解决市场失灵与培育市场;更要回答新旧动能之间的关系,重在“增量培育盘活带动存量提升”。核心是依托创业创新做好活力经济,将以往的“草根创业跟随创新”向“新业态创业开放式创新”方向转变,部分行业或园区要“变革式创业颠覆式创新”,实现生产方式的“智造”、产业形态的“再造”和产业结构的“创造”。

5.4 着眼双循环新格局优化全球资源配置

进一步强化实体企业国际市场与发展空间的拓展,将企业家的创新创业与金融产业资本融合相结合,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并创造、分配财富,尤其是推动实体企业“走出去、走进去、走下去、走上来、走回来”,促进中国新兴市场与国外先进技术、中国科技创业与国外科技创新、中国创业者与国外科学家的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对内加强东中西合作,掌握创新资源及产业要素在东南沿海实现高附加值、扩大经济发展腹地;对外强化高端链接与高端辐射,不仅强调以平台招商、新业态招商、科技招商为代表的新经济招商,还要强调国际产能合作。

5.5 着眼创新发展规律形成创新生态赋能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同中国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历史性交汇中,我们在自主创新与新兴产业发展中到底应该相信什么和坚持什么?如其相信科学家(的科研)更应该相信企业家(创新创业),所谓“创新驱动”就是对企业家的利润驱动,而不是对科学家的兴趣驱动;如其相信政府更应该相信市场,让市场的价格信号与商业利益驱动资源配置,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只要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打破传统产业规制、优化资源配置、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营造质优营商环境就够了,而政府“培育产业”这个词是非常危险的,更多的是“促进”和“引导”;如其相信创新带动创业更应该相信创业带动创新,以创新服务带动高端创业、以高端创业带动自主创新、以自主创新带动新兴产业。

6

建立适宜新经济发展产业管理范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微观企业主体的产业政策需求已然发生较大变化,需要处理好产业管理的若干重大关系,探索建立适宜新兴产业、尤其是数字化新经济发展的产业管理范式。

6.1 企业产业政策需求已然发生较大变化

伴随政府职能转变、市场化改革以及产业发展阶段变化,企业的需求层级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多年前,无论全国各地,调研各类企业的政策需求近似千篇一律的指向土地指标、税收优惠、财政扶持、投融资便利以及其他指标、公共服务等等,而作为以经济建设为主要任务的政府,在产业促进方面,也处于产业要素配置与保障的层面。如前所述,在传统工业条件下,产能、营收及能耗、物耗等可以计算出来,相关资源要素指标配置亦是可量化可控,政府是抓工业的高手,但在新兴产业培育、产业融合发展面前,用管工业的方式管服务业、管新兴产业就比较难。尤其在新经济条件下,很多企业已经不再满足于有关土地指标、税收优惠、财政奖励、贷款贴息担保等产业要素配置及保障层面的产业政策,更多的上升到产业组织层面、生态环境层面。 比如在产业组织创新上,如何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产业导向下实现开放式协同创新,如何在强大的后台支撑下强化技术屏蔽以及国际市场开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才环境,如何建立完善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如何打破产业规制及市场准入,如何建立统一公平公正开放的市场环境等等。这其中,产业组织创新的核心是如何处理政府与市场、企业、社会之间的关系。包括哪些产业靠市场自然选择哪些靠政府前瞻培育、哪些环节以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哪些需要政府解决市场失灵、如何对不同产业分类引导扶持、如何实现产业融合再造发展、如何跨行政系统配置资源、如何实现社会激励结构重建、如何处理创业创新与招商引资的关系等等。而创新生态的核心就是如何让真正创造社会财富的群体以更低的交易成本、更集中的精力获得优先超额回报,主要是政府税率、银行利率、要素市场的租金普惠式、法定性或市场化下行,最终让企业利润率变高。

6.2 处理好产业管理若干重大问题的关系

主要包括如何处理好工业经济与创新经济、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市级战略与区县战略、经开区与国家高新区、科技资源与创新资源、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平台载体与服务体系、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等十大关系。 一是处理好工业经济与创新经济的关系。 工业经济与创新经济的关系,不仅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关系,也是存量提升与增量培育的关系。在未来,不是以存量提升带动增量培育,而是以增量培育带动存量提升,切实将增量培育放在战略的首要位置上。这其中,无论是增量培育还是存量提升、无论是工业转型升级还是战略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需要进一步注重工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融合、物理空间的创新与虚拟空间的创新。 二是处理好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关系。 就政府作用而言,不仅是做服务(公共服务)解决市场失灵,更是要做引导(理念的、战略的、模式的)、建体系(从散点到点线面结合,从条块分割到跨系统跨层级跨地域)、搭平台(创新的、政策的、服务的、物理的)、营环境(政策体系及发展环境)、造氛围(创新创业的精神、文化、脉搏及集体行动),以培育市场。这其中,增量培育要立足科技创业、积极发挥政府的作用,而存量提升要着眼业态创新、突出市场机制。 三是处理好要素驱动与创新驱动的关系。 在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过程中,要打破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发展阶段“人跟着要素走”、“人跟着投资走”的机制,加快形成“技术跟着人走”、“资本跟着人走”机制,确立以人为本的创新驱动发展机制,形成以创新创业人才为核心的资源配置机制、激励机制、体制机制创新及文化氛围环境。 四是处理好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关系。 打破以往“小微企业、规上企业、骨干企业、龙头企业”工业经济管理范式下,强化工业企业梯队培育、支持大企业做强做大的发展逻辑。重点通过挖掘育孵初创企业、普适支持创业企业、重点支持高成长企业、引导高技术大公司做大做强,着力打造科技创业梯队,将产业发展及自主创新的重心转移到科技型企业、前移到产业发展的前端。 五是处理好城际竞合与县级竞争的关系。 强化市级层面的规划力度,切实强化对县(市)区的引导力度;市级层面战略着力推进新兴产业战略、兼顾传统产业引导,区县战略结合市级战略落实战略新兴产业部署、强化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建立统分结合的财政体制以及跨行政系统配置资源的协同创新机制,打破传统块状经济、县域经济的发展格局,培育发展集群经济、城市经济。 六是处理好产业政策与创新政策的关系。 基于对技术生命周期全链条及关键节点展开政策布局及制度突破,建立覆盖技术创新全链条及关键节点的政策体系,实现从产业政策到创新政策转变。对于产业发展及创新的前端环节,强化公共投入、法定支持、定向支持或无偿资助;对产业发展及创新中端环节建立政府引导、市场化导向的政策体系;强化对产业发展及创新后端的后补助及引导扶持等。 七是处理好平台载体与服务体系的关系。 引导各类服务平台、服务机构、枢纽桥梁等 打破科技地产思维、物业思维、眼球思维、投机思维, 把握科技服务业轻资产、全链条、平台化、闭环式、分布式、网络化、金融化、国际化等发展趋势,加快将科技创新、科技创业的平台载体从形态开发到 功能开发、生态开发过渡,着力提升服务体系及环境建设发展水平,为新兴产业培育发展提供良好生态。 八是处理好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关系。 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政府,打破以往的万事讲求“落地”、过于“务实”的实用主义倾向,将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相结合,以“现实的理想主义”更有想象力、激情和梦想。

6.3 建立适宜新经济发展的产业管理范式

应该说,在产业跨界融合条件下,产业管理范式将从传统工业经济层级向新经济段位方向发展,并呈现如下发展趋势: 一是 “现代产业体系”或者“现代产业新体系”将以未来产业新形态为底色,各种产业伴随着大量新业态出现而改变了形态。以往的现代产业体系是由战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特色优势产业构成的,如今的现代服务业是未来产业、原创产业、战略产业、新兴产业,也要强调前瞻性、有特色的、带动性和市场试错。处理好哪些是政府培育的产业,哪些是市场发育的;哪些是市级政府前瞻培育的,哪些是县市区着力推动的;哪些是本地的小循环,哪些是地区循环、外循环等。 三 定一级产业、二级细分、三级领域,以便县市区在大中小颗粒度、尺度上做组合。一级产业要体现体量大且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成为地区国民经济社会的主体;二级细分产业有更明显的地区特色;三级领域要体现新颖、未来等。 二是 打破“小微企业-规上/骨干-龙头企业-跨国公司”静态的、线性增长的产业管理范式,加快向“变革创业-高成长瞪羚-独角兽-龙”爆发成长企业梯队、动态的产业管理范式转变。“小微企业-规上/骨干企业-龙头企业-跨国公司”的企业梯队,是工业管理逻辑与静态思维,反映的是企业从销售商贸介入生产制造、再介入研发创新、最后形成“产供销人财物一体化”滚动发展逻辑。这些企业以新思想驾驭新模式、新模式架构新技术、新技术衍生新业态,只要有原创的思想、好的团队,加上一定的专利技术与创投资本,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发展成为“改变世界”的大公司,最终从滚动发展到裂变发展、从线性增长到爆发成长、从生命周期到超周期,形成爆发成长发展态势。 三是 无论是抓“高端、高效、高附加值”产业环节还是抓“高精尖”产品技术都成为“致命的自负”与“理性的无知”,核心是在未来产业到线下抓新的经济形态以及更加细分的新兴业态,从孤立的“点”到“点线面”相结合,从产业生态中来到创新生态中去,尤其是在数字化条件下拥抱泛工业化与超智能化来袭。伴随社会化生产方式转变为社交化生产方式、体系化工业门类转变为生态化产业族群、工程化技术构成转化为硬科技技术构成、企业化经营方式转变为平台化经营方式,迫切需要“立足工业,跳出工业”或者“立足工业,走出工业”,以数字产业化带动产业数字化。 四是 强化政府在区域创新的积极作用。不再是以土地指标、税收返还、财政支持等为主的产业要素资源配置,还包括打破产业规制、市场准入、市场分割、条块分割等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组织创新,建立适宜服务业创业创新的产业生态,加快形成以创新发展为动力、以主体培育为根本、以产业融合为特征、以品牌塑造为优势、以人才队伍为基石、以产业资本为支撑的发展模式。其中,通过发展第三方创新型枢纽社会组织,作为弥补服务业的、承担政府产业促进的手脚至关重要,一个是改变由政府主导或事业单位演变的不良基因、一个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优化环境。

结语

尽管短期内的外部需求、经济风险、产业升级、社会投资、安全问题、国际形势等等的确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中长期内消费升级、技术升级、结构改革、扩大开放的红利远远没有释放,发展空间、发展潜力依然巨大。产业管理本身就是解决如何在不确定性之中找到确定的东西、在千变万化之中找到万变不离其宗的东西;不确定性越大,能动性的空间、创造性的空间就越大,发展空间就越大。如何将所谓的不确定性转化为确定性与爆发性是核心。无论对于全国的、地区的、城市的发展而言,只有微观创业创新活力根基深厚,才有中观产业创新生态的基本盘,才有宏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面的向好发展,才能在开放环境下参与全球的经济分工与产业分工;同样,只有质优的产业管理以及宏观的治理结构优化,才能增进微观创业创新活力,最终实现企业微观、产业中观、区域宏观与开放环境的有机结合。

相关阅读
热门新闻
徐永才--人民币雕刻大师

徐永才--人民币雕刻大师

人物名片 徐永才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 钞券雕刻师第四套人民币壹元券正面头像雕刻者 第四套人民币贰元券正面头像雕刻者第五套人民币壹佰元正

2019-07-11 09:58
钞券雕刻师花瑞松讲述雕刻背后的故事

钞券雕刻师花瑞松讲述雕刻背后的故事

人物名片 花瑞松 上海印钞有限公司高级工艺美术师 钞券雕刻师第四套人民币一元券背面主景图案雕刻者第五套人民币壹佰元券背面主景图案雕刻

2019-07-11 10:03
民国纸币上的重庆风景

民国纸币上的重庆风景

  重庆简称巴、渝,别称巴渝、山城、渝都、桥都、雾都。因所处嘉陵江古称渝水,故其简称渝。北宋崇宁元年(1102),改渝州为恭州。南宋淳熙

2019-07-11 10:06
新版人民币即将发行 怎样收藏最好呢

新版人民币即将发行 怎样收藏最好呢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19年8月30日起发行2019年版第五套人民币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和1元、5角、1角硬币。  新版人民币发行的时期,往

2019-07-16 12:37
99版成龙头品种   第六套人民币将不再发行

99版成龙头品种 第六套人民币将不再发行

前段时间,19版人民币的发行公告在市场中吵得沸沸扬扬!突如其来的人民币改版既在意料之中,又挺让人意外。意料之中的是纸币改版早有传言,

2019-07-16 12:39
关于新版人民币疑问解答在这里

关于新版人民币疑问解答在这里

  前几天,新版人民币又双叒叕上微博热搜了!幸好,从8月30日起,万众期待的新版人民币就要来了!新版人民币包含50元、20元、10元、1元纸币

2019-07-18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