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元素—KK访谈录(完)
2023-03-05 15:21:07 来源:
此文是美国记者、学者兼作家(《第三种文化》作者)John Brockman与凯文 凯利的访谈摘录。
凯文 凯利(Kevin Kelly,常被称为“KK”)具有多重身份,作家、摄影家、自然资源保护论者,同时还是亚洲文化、数字文化领域的学者。但他最著名的还是关于技术的看法。他是网络文化的发言人和观察家,对技术有着异乎常人的深刻见解。按照纽约时报专栏作家David Carr的说法, KK对技术的预言“宏大而且正确”。他完全信奉自己所谓的“技术元素”,认为现在还只是技术社会开端的开端。正如他在过去几十年所做的那样,现在他仍然在为我们其他人充当未来的预言家和指南针,为我们寻找新的领地指明方向。
技术元素—KK访谈录(一)
技术元素—KK访谈录(二)
技术元素—KK访谈录(三)
技术元素—KK访谈录(四)
美国例外主义将受到挑战
我每年都要去2次中国。亚洲很多地方我都去,像印度、韩国等,我钟情这里的文化。普通美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国家的发展有多快,从资源密集型的山寨文化转变为无形的服务经济和努力创新的转变。这种转变速度之快将超出大部分人的意料之外。随之而来的将是军力的发展,美国的霸权和例外主义将受到挑战。美国在全球的角色需要重新进行调整,而这会令美国人和其他国家的人受益。
模拟还是数字?
弗里曼 戴森(Freeman Dyson)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就本质而言,宇宙作为整体究竟是离散的还是连续的。其实质是信息的二元态还是波或波粒二象性的模拟态?我不知道,但是这对于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会产生巨大的差异。我赌数字化获胜。因为如果认为世界是以信息为基础的话,那它就是一个二元的数字化世界。这是一个巨大的谜团,但我们将逐渐以信息为基础来重塑和解释物理。当然我也可能错了,但要是打赌,我愿赌这个世界是数字化的。
技术源于生命
我们每天都用的钢笔看似稀松平常,但制作它需要100种不同的技术,包括塑料、墨水、滚珠、金属等方面的技术,而且每一种技术本身可能又需要100种子技术的支持,当然这里面也许还有循环,比如滚珠的制作也许就需要钢笔(编注:比方说用钢笔来画工艺图?),就像生产发电机离不开电,而电力系统的电线生产又少不了发电机一样。锤子要有锤头和把柄,切割把柄的锯子要靠锤子锻造,这一切都是循环反复的,有一个汇聚不同支持技术的网络,而所有这些东西组成的整个web我把它叫做技术元素。
然后我观察全世界所有技术的网络,包括过去的和现在的,就系统形成而言各自都有自己的迫切需求和趋势。跟任何系统一样,它会有自己偏好的特定方式,这些偏好是系统内在的,与人类是不是生活在这套系统里面没有关系。我的问题是这个集结了所有技术的系统的偏好是什么?如果能弄清楚这个,我们对趋势就会有些了解。既然我视之为生活化的系统,所以我认为它源自生活,这并不奇怪。也就是说,技术元素是同一股可自组织进入生活的力量之延伸,所以技术元素在本质上不是反生活的。实际上它很多是取自生活并与之相容的。它实际上延续并加速了生命和演进在这个星球上所做的事情。
它会朝着特定方向发展,不是天命而是某个方向。朝着复杂性的方向发展,朝着更有感知性方面发展,朝着更加专门化的方向发展。其能量密度会越来越高,生命也有一整套其他的发展方向。所以如果我们要设想100年或1000年后的技术,可以按这个方向来设想,那时候技术应该比今天更复杂、更有知觉,人工智能将无所不在。无论我们今天造了什么出来,在未来都会有更加专门的版本。未来还会变得更为共生,技术与技术之间的依赖会更强。我们自己的社会也会如此。这些东西都是技术想要的,因为系统本身有这种偏好,这是它内在的,不是我们人类决定的。
中国发明了一切,除了一项最重要的发明
古代中国有件事情比较有趣。研究历史你会发现几乎所有重大的发明都是中国先发明出来的,有些甚至几百年后才传入西欧或由后者发明出来。这些发明包括造纸、印刷、钢铁、火药、指南针、船舵、吊桥等几乎所有东西,在文明方面中国领先了世界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它远早于别人造出了这些东西。但唯独有一项最重要的发明中国没有造出来,那就是科学方法。
为什么是西方而不是中国发明了科学方法还是个问题。但西方仅凭这一件发明,就突然拥有了发明和寻找新事物的方法,那些新事物的卓越一下子就把中国所有的伟大发明抛在脑后,然后凭借着这一项发明就造出如此众多的东西。但科学方法并不是单个东西,而是有着许多要素的一套流程,而科学方法本身也一直在变。刚开始的时候它只是像控制实验那样非常简单的几个流程。我们往往把科学方法看成一个整体,但我们假设的许多东西只是最近才发明出来的,有些只有50年左右的历史,像双盲实验、空白对照剂、随机抽样等等。从现在开始50年后,科学方法也会大为改变,其变化要比过去400年的变化还要多,就像其他所有东西一样。
因此科学方法也还在不断演变。科学方法也是技术,流程技术。但它可能是最重要的流程和技术,它还会不断地演进发展,我们会不断地给它添加新东西。像三盲实验、多作者或量化自我等等,科学方法本身作为技术也会不断改进,而这又会影响到其他所有的技术。
技术是思想产生的任何东西
我对技术的定义是任何思想产生的东西,这个定义的范围很广,可以说,第一批技术实际上出自动物。白蚁的共同智慧可造出摩天大楼。鸟类会织巢,海狸能筑坝,我们脑子里面有了这些东西的外部表型之后,我们就会创造技术和工具。思想产生的任何东西都是技术,包括艺术、绘画和音乐,这里指的不是个体,而是艺术、绘画和音乐的技术。所有这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技术。它们是我们思想的产物,这不仅仅是个人表达,它还是有用的东西,因此像日程这样无形的东西也是技术。软件显然也是技术。像道路、图书馆这类的基础设施也是技术发明,所以技术的定义很广。可以这么说,将来我们有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之后,这些东西的发明也是技术。
工具也是技术,它可以是无形的东西,可以是流程,不一定要是硬件。工具就是有用的东西,最好的工具是使能其他工具的工具。它们解放了潜能,那种释放未来潜能的潜能,这些就是最伟大的工具。
科学放大了我们的无知
科学干的事情里面有一件很古怪。每次我们试图用科学去回答问题,洞悉事情时,答案总会引发2、3个新问题。从事科学的任何人都知道,自己不断会发现所不知道的新东西。这增加了他们的无知,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科学在增加知识的同时也在更快地扩大我们的无知。可以说科学的主要影响是无知的扩大(编注: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苏格拉底曰,我知我不知)。
Google可以说就是提供答案的,所以Google在不断地增加答案,但有趣的是答案愈发变得廉价,几乎是免费的,我觉得将来稀缺的东西会是问题,真正的好问题,因为真正的好问题能引发出新问题。
在某种意义上,在一个由Google统治的世界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会是伟大的问题,这意味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类仍比机器出色。
机器提供答案,而人类提出问题。
Google构建的世界,一个充斥廉价和免费答案的世界,将令答案变得不太重要。提出一个很棒的问题才是价值所在。
[本文编译自:
AD! Windows Phone开发者交流沙龙 北京站启动 立即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