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生肖外衣才火一把
2019-12-16 16:02:35 来源:
很多人反映,邮票如今已很少用到,市场上却依然火爆。
1月5至7日三天,狗年《戊戌年》生肖邮票在青发售。为买上一套生肖狗票,不少青岛人冒着严寒,从凌晨就开始排队。不过,排队的人群中多是老面孔。据了解,2018年全国狗票套票发行量不到6900万套,比鸡票套票减少2000多万套,是第四轮生肖邮票中最少的。在移动互联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些中学生没有见过邮票。
集邮热的背后,是实用缺失、情感不舍,还有理财焦虑……
火爆的背后:
排队的极少有年轻人
1月7日早上8点半,气温在0℃左右,天空中零落着几片雪花。位于热河路28号的青岛市邮票公司专卖店门庭若市。
当日是生肖狗票发售的第三天,记者看到,专卖店门口有近百人排队等待购买生肖狗票,其中最早的5点多就已过来排队。人群中多是戴帽子裹着羽绒服的老年人,中年人也并不多见。
“我今天早上6点就来排队,买了一个‘狗小本’,又买了两套特种票。”68岁的马大爷是个集邮近50年的“老邮迷”,也是青岛市集邮协会会员,平时邮票公司发售新邮票时,他都会买上一套,每年的生肖票更是必不可缺的邮票种类。
两天前的1月5日,马大爷就买过一套生肖狗票。那是发售当天,他凌晨2点多赶来排队,排到了89号。他说,现在排队的人多数他都认识,有人从1月4日下午3点就开始在专卖店门口排队,还有群“邮迷”在发售日的前一天晚上,花100多块钱在专卖店对面的汉庭酒店开了间房,8个人轮流值班,每班4个小时,以确保能买上邮票。
现场排队的人群中,年轻人成了稀客。生于1984年的吕先生是集邮队伍中最年轻的人之一。他说,他从2016年开始集邮,一方面是因为对邮票感兴趣,另一方面也将集邮作为投资理财方式。
早上8点55分,邮票公司柜台工作人员称,小本票已经售罄,特种票还有剩余。此时,邮局外还有近40人的队伍。他们纷纷表示,买不到小本票虽有点失望,但能原价买到两套特种邮票也不失望。
青岛市邮票公司办公室主任丁毅介绍说,热河路营业网点共发售特种邮票19000余套,小本邮票500多套,分别于5日、6日、7日三天里定量发售,其中小本票每天早上8点半开售,不到11点就发售一空。
很多“邮迷”表示,生肖狗票的火爆程度堪比2016年生肖猴票发售时的情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发行量减少。
据了解,第四轮生肖狗邮票的设计者是享有“国家形象设计师”美誉,同时也是第一轮生肖狗票的设计者周令钊老先生,此次发行的《戊戌年》特种邮票1套2枚,小本票1本(含5套10枚)。图案内容分别为:犬守平安、家和业兴。全套面值为2.40元。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总经理高山对媒体表示,此次“戊戌年”套票采取了“急刹车”策略,2018年新邮发行量将比2017年减少27%。其中,1月5日发行的2018年狗票套票,比2016年猴票套票发行量减少600多万套,比2017年鸡票套票减少2000多万套。据了解,2016年猴票套票发行量为7499.66万套,这也就意味着2018年狗票套票发行量不到6900万套,是已经发行的第四轮生肖邮票中最少的一枚。
记者看到,由于一个号只能购买一个小本票或两套特种邮票,不少集邮爱好者买完邮票后又回到队伍的尾端重新排队购买。
一位老师的调查:
两成高中生没见过邮票
与邮票公司专卖店的火爆场面不同,邮票在邮政局中的使用状况,却显得有些冷清。
6日下午,记者来到南京路上一家邮局内,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我所在的这个营业网点平均每天能寄10多封信,最少时一天寄3封左右。不过信件还算有价格优势,所以企业统一邮发宣传材料的比较多。最近快春节了,邮寄明信片的人比较多。”工作人员说,邮票可以用于信件、明信片、挂号信,部分区域的包裹可以使用邮票,特快专递则完全不能使用邮票。不过,现在邮政多数是快递业务,需要贴邮票邮寄的业务只占很小一块,这并不是近期的现象,她上班5年来基本如此。
这一说法,记者在另一处也得到印证。唐女士在邮政系统工作超过二十年,她说,从2003年开始,随着短信、QQ等通信方式兴起,贴有邮票的平信使用频率明显下降,现在明信片上自带邮票,再加上邮资机的启用,邮票的使用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目前,自己负责区域有约40万人,使用邮票的业务占到全部快递业务的5%都不到,区域内的邮递员每人每天能送5封信就已经很多了。
唐女士还透露,现在一般的邮政网点预备的邮票数不足100枚,顾客如果想大批量使用邮票邮寄信件,需要去比较大的营业厅或者邮政支局。
一位邮递员向记者表示,无论刮风下雨,自己周一到周五上午11点、下午5点半,周六上午11点、下午5点,周日上午10点,都会准时打开邮筒取信。他说,每个月20日左右信最多,那是因为信用卡账单来了。”
随后,记者走访了几家商店,均没有买到邮票。一家小店店主说,他家现在只卖信封,不卖邮票。
6日晚,90后高中语文教师小成在他的班里做了个小调查:班里一共52名同学都是00后,其中使用邮票寄过信或者明信片的有4个人,不足8%。而从来没有见过实体邮票的有12个人,超过20%。大多数人则是只见过没用过邮票。
17岁的刘佳怡是班里为数不多的寄过信和明信片的人,她告诉记者,她在信里会说一些寒暄和祝福的话,而非很要紧的,和家人、朋友联系基本都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刘佳怡的同学董海涵从来没见过实体的邮票。“我从没寄过东西,也不记得学校的邮编是多少,信对于我来说,只存在于大人叙说的回忆里。”董海涵说。
1月5至7日三天,狗年《戊戌年》生肖邮票在青发售。为买上一套生肖狗票,不少青岛人冒着严寒,从凌晨就开始排队。不过,排队的人群中多是老面孔。据了解,2018年全国狗票套票发行量不到6900万套,比鸡票套票减少2000多万套,是第四轮生肖邮票中最少的。在移动互联通讯如此发达的今天,一些中学生没有见过邮票。
集邮热的背后,是实用缺失、情感不舍,还有理财焦虑……
火爆的背后:
排队的极少有年轻人
1月7日早上8点半,气温在0℃左右,天空中零落着几片雪花。位于热河路28号的青岛市邮票公司专卖店门庭若市。
当日是生肖狗票发售的第三天,记者看到,专卖店门口有近百人排队等待购买生肖狗票,其中最早的5点多就已过来排队。人群中多是戴帽子裹着羽绒服的老年人,中年人也并不多见。
“我今天早上6点就来排队,买了一个‘狗小本’,又买了两套特种票。”68岁的马大爷是个集邮近50年的“老邮迷”,也是青岛市集邮协会会员,平时邮票公司发售新邮票时,他都会买上一套,每年的生肖票更是必不可缺的邮票种类。
两天前的1月5日,马大爷就买过一套生肖狗票。那是发售当天,他凌晨2点多赶来排队,排到了89号。他说,现在排队的人多数他都认识,有人从1月4日下午3点就开始在专卖店门口排队,还有群“邮迷”在发售日的前一天晚上,花100多块钱在专卖店对面的汉庭酒店开了间房,8个人轮流值班,每班4个小时,以确保能买上邮票。
现场排队的人群中,年轻人成了稀客。生于1984年的吕先生是集邮队伍中最年轻的人之一。他说,他从2016年开始集邮,一方面是因为对邮票感兴趣,另一方面也将集邮作为投资理财方式。
早上8点55分,邮票公司柜台工作人员称,小本票已经售罄,特种票还有剩余。此时,邮局外还有近40人的队伍。他们纷纷表示,买不到小本票虽有点失望,但能原价买到两套特种邮票也不失望。
青岛市邮票公司办公室主任丁毅介绍说,热河路营业网点共发售特种邮票19000余套,小本邮票500多套,分别于5日、6日、7日三天里定量发售,其中小本票每天早上8点半开售,不到11点就发售一空。
很多“邮迷”表示,生肖狗票的火爆程度堪比2016年生肖猴票发售时的情形,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其发行量减少。
据了解,第四轮生肖狗邮票的设计者是享有“国家形象设计师”美誉,同时也是第一轮生肖狗票的设计者周令钊老先生,此次发行的《戊戌年》特种邮票1套2枚,小本票1本(含5套10枚)。图案内容分别为:犬守平安、家和业兴。全套面值为2.40元。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邮票发行部总经理高山对媒体表示,此次“戊戌年”套票采取了“急刹车”策略,2018年新邮发行量将比2017年减少27%。其中,1月5日发行的2018年狗票套票,比2016年猴票套票发行量减少600多万套,比2017年鸡票套票减少2000多万套。据了解,2016年猴票套票发行量为7499.66万套,这也就意味着2018年狗票套票发行量不到6900万套,是已经发行的第四轮生肖邮票中最少的一枚。
记者看到,由于一个号只能购买一个小本票或两套特种邮票,不少集邮爱好者买完邮票后又回到队伍的尾端重新排队购买。
一位老师的调查:
两成高中生没见过邮票
与邮票公司专卖店的火爆场面不同,邮票在邮政局中的使用状况,却显得有些冷清。
6日下午,记者来到南京路上一家邮局内,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我所在的这个营业网点平均每天能寄10多封信,最少时一天寄3封左右。不过信件还算有价格优势,所以企业统一邮发宣传材料的比较多。最近快春节了,邮寄明信片的人比较多。”工作人员说,邮票可以用于信件、明信片、挂号信,部分区域的包裹可以使用邮票,特快专递则完全不能使用邮票。不过,现在邮政多数是快递业务,需要贴邮票邮寄的业务只占很小一块,这并不是近期的现象,她上班5年来基本如此。
这一说法,记者在另一处也得到印证。唐女士在邮政系统工作超过二十年,她说,从2003年开始,随着短信、QQ等通信方式兴起,贴有邮票的平信使用频率明显下降,现在明信片上自带邮票,再加上邮资机的启用,邮票的使用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目前,自己负责区域有约40万人,使用邮票的业务占到全部快递业务的5%都不到,区域内的邮递员每人每天能送5封信就已经很多了。
唐女士还透露,现在一般的邮政网点预备的邮票数不足100枚,顾客如果想大批量使用邮票邮寄信件,需要去比较大的营业厅或者邮政支局。
一位邮递员向记者表示,无论刮风下雨,自己周一到周五上午11点、下午5点半,周六上午11点、下午5点,周日上午10点,都会准时打开邮筒取信。他说,每个月20日左右信最多,那是因为信用卡账单来了。”
随后,记者走访了几家商店,均没有买到邮票。一家小店店主说,他家现在只卖信封,不卖邮票。
6日晚,90后高中语文教师小成在他的班里做了个小调查:班里一共52名同学都是00后,其中使用邮票寄过信或者明信片的有4个人,不足8%。而从来没有见过实体邮票的有12个人,超过20%。大多数人则是只见过没用过邮票。
17岁的刘佳怡是班里为数不多的寄过信和明信片的人,她告诉记者,她在信里会说一些寒暄和祝福的话,而非很要紧的,和家人、朋友联系基本都是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刘佳怡的同学董海涵从来没见过实体的邮票。“我从没寄过东西,也不记得学校的邮编是多少,信对于我来说,只存在于大人叙说的回忆里。”董海涵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