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姆渡猪纹陶钵开始首博全景呈现古越文明
2020-10-13 06:47:26 来源:
澎湃新闻记者 高丹
由北京市文物局、浙江省文物局联合主办的“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将于明天在首都博物馆展出。今天上午,首都博物馆举办发布会并组织媒体探班展览。此次展览将展出450余件古代浙江、越地宝藏,其中仅一级文物百余件,是浙江地区的文物文化资源首次在京全景式呈现。包括已被载入教科书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良渚古城遗址出土文物等,此次展览也将一一呈现。
“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从史前直至明清时期,展示了浙江历史文化的灿烂辉煌。浙江古称“越”,展览中古代浙江、越地宝藏悉数登场,本次展览借展文物376组件,若以每一件展品为单位估算,总数量近450件。部分展品出自最新的考古发现,尚未定级,目前仅一级文物数量已达百余件。从文物的历史分布和所在地区、珍贵程度来看,这是第一次在首都全景呈现浙江地区的文物文化资源。
展览按照浙江历史发展脉络加以归纳总结,形成一条主线,六个单元,突出四个文化高峰。包括了史前时期以良渚文化“五千年文明圣地”为主体,所形成的史前时期第一个高峰;以古越国绍兴会稽为代表的第二个高峰;隋唐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为江南地区的发展埋下伏笔,政治安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吴越国形成的第三个高峰;南宋皇都临安为代表的第四个高峰。这四个高峰,即为本次展览的展示峰值,将在展览中进行重点体现。
发布会当天,“穿越——浙江历史文化展”策展人、国内合作与民族、考古研究部副研究员俞嘉馨进行了导览,让我们一起“穿越”到神秘多彩的越国文明。
展览现场
水乡泽国:多件“教科书级别”文物亮相
今天的浙江依旧是天府之国,鱼米之乡。而这种丰饶和湿润的渊源其实是很早的,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展览的第一个单元名为“水乡泽国”,以钱塘江为界限,北部是河姆渡文化,南部是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等。第一部分就主要呈现了这些文明的重要历史遗迹。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为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遗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始于公元前5000年,距今7000余年的历史,到前40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崧泽文化上承马家浜,下启良渚文明,是长江下游环太湖地区史前文明的重要一环。
展览现场
“我们的展览标题为“穿越”,大家今天回到浙江的时候,你会发现山水是没有太多变化的,我们会希望如果观众走出展厅,再到浙江的时候,会在领略浙地的大好风光时也感受到文化的厚度。”俞嘉馨说。
第一部分的多个展品为“教科书级别”的,是有着重要的标志性价值的。如下图的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腰沿釜和陶灶,二者可以配套使用。这是他们第一次走出浙江省博。陶灶在当时是很少见的,这件夹砂灰陶灶的两侧和后壁上都有凸点,可以稳定地支持炊具,火门外敞以便投柴,结构合理。
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灶
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腰沿釜
下图的这件猪纹陶钵也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纹样雕刻写实憨态可掬,也间接反映了河姆渡时期动物驯化和家畜饲养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
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猪纹陶钵
下图的这件为崧泽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的人首陶瓶。有专家认为这种着重塑造头部,执意刻划五官的方式,是原始社会崇拜对象由人格化向人形化转变的产物,也是由自然崇拜向祖先崇拜的过渡。崧泽文化的陶器多用还原焰烧成,呈灰色,陶胎均匀细腻。豆盘类器物己经使用快轮成型,做工精细,效率提升。相较新石器时代早期的陶器显示出了更专业化的生产方式。
崧泽文化代表性器物——人首陶瓶
马家浜和崧泽文化都有非常有特色的文物,其中也不乏一些造型奇特的文物,如下图的崧泽文化的塔形壶,它的功能可能就与当时的祭丰收求甘霖等的宗教活动有关。尖顶长颈表现了先民对于天的崇拜,密集的孔是对天上繁星的敬仰。
崧泽文化塔形壶
古越春秋:青铜鸠仗再现断发文身习俗
策展人谈到,这部分可以刷新观众对于古越的认识。古越国虽然是蛮夷之地,但是同样有极为精彩的文化。比如下图的这个春秋时期的青铜鸠杖,是1990年绍兴市漓渚镇中庄村坝头山出土的。青铜鸠杖因杖首顶端立鸠鸟而得名。鸠自西周始便是尚齿敬老的象征物,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崇鸠风尚,缘于越国对鸟图腾的崇拜杖底端跪坐的人蓄发至额前和耳部,脑后一椎髻,横穿一簪,通体饰几何纹、蝉纹、卷云纹等,腰间系带,真实地再现了古越人“断发文身”的习俗。
春秋时期的青铜鸠杖
贵族生活,取精用宏,留存至今的精美器用多反映了文化的精粹部分,但却不能代表一般百姓的生活。贵族所用青铜器,大多为礼器,日常还以陶器为主。至商代,带釉原始瓷诞生了,但并非一般平民所使用。
印纹硬陶与原始瓷器是先秦越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他们起源于商周,迄止于战国。凡有越人的地方,总能找到它们的身影。作为由陶到瓷发展的中介,大概在商时期,越地开始烧制原始瓷,并在当时独占鳌头。在此基础上,越人的后裔在东汉时期烧制出了成熟的瓷器。
西周时期的印纹硬陶乳丁纹陶簋
凤鸟纹铜插座
蟠螭纹铜汤鼎 盖内有铭文五行44字,记载了徐国大臣选用良铜铸造了此异常精美的鼎,用它来祭祀祖先表明整顿徐人旧俗的决心
伎乐铜屋
这件器物非常精美,铜屋内共塑六人,均跽坐且束发探身。前排二人双手相交于小腹,应是乐伎,似在吟唱,胸前明显塑出乳突,应为女性。其余四人或作吹笙状,或作抚琴弹拨状,或执槌作击鼓状,或执小棍作击筑状,当为乐师。铜屋中的鼓,用一个架子悬于中间,演奏者右手执一槌击之。该演奏者面向西,处于独特的演出位置,在整个铜屋音乐演奏中居于指挥的地位。
“空山新雨”:汉文明的南下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皇统一六国后,五巡天下,废分封,置郡县;于三十七年东巡至会稽,正月甲戌,道度诸暨而至大越,登东山,祭大禹,望于南海。乃取钱塘岑石,刻文树碑,以彰其一统宇内之功,颂帝王万世之业。”
秦汉九朝八百年间,越地经历了从萧条、复苏到繁荣的漫长过程,最终被纳进入北方的庞大组织当中。在秦汉帝国的制度下,这片土地上终于建立了“天下国家”的体制。虽然在政治上定于一尊,但人们的生活方式依然多元并存,不论日常起居,还是岁时节庆,仍然保持着更多本地的面貌。不断南迁的北人,从暂住到久居,带来了新的生活习俗、思想信仰,犹如润物新雨,潜移默化地令古老的越地焕发出新的模样。
这一部分的布展用青绿色,展览的展品也非常精致。
如下图的越窑青釉胡人俑、越窑青釉仕女俑。武士俑头戴尖顶翻盖帽,帽檐外突,后有系带。武士身着斜襟交领宽袖大袍,右手持环首刀,左手持盾。该俑五官有胡人特征,尖顶帽为胡人风格,但穿着的衣服却是典型的汉人服饰,显示了西晋时期汉胡文化的融合。
仕女俑头挽造型优美、错落有致的装饰状发髻,并用阴线刻出发丝。身着斜襟交领长袍。右手握扇,左手怀抱幼儿。幼儿头挽双髻,左手抱一瓜棱球形物,两件人俑的身体和头部中空。耳部和帽沿处有对称小孔,应是为了防止焙烧时炸裂而做的出气孔,可见当时越窑技术水平已达到一定高度。西晋瓷俑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制作精细。
越窑青釉胡人俑、越窑青釉仕女俑
下面的这件越窑青釉鸡首壶也非常重要。鸡首壶在三国至隋唐时期的墓葬中大量出现。鸡为阳性,有禳灾除凶之意。应劭《风俗通义》载,鸡可以“御死辟恶”;又司报时,名“午时鸡”“司夜鸡”,有驱百鬼、祛百病、辟邪恶的厌胜功能。将鸡首壶鑿做成黄鼬形较为罕见。黄鼬俗名黄鼠狼,是鸡的天敌,将两者组合在一起,构思妙趣横生。
越窑青釉鸡首壶
堆塑罐流行于三国西晋时期,是江南地区较为常见的随葬瓷器。这件堆塑罐的龟趺碑上刻“会稽出始宁用此丧葬宜子孙作吏高迁众无极”铭文。所堆塑的楼台是现实生活的场景的写照,也是天宫楼阁的表达。殿阙间多个胡人俑或抚琴,或吹笙,或击鼓,或说唱,形神兼备。罐体腹壁四周堆贴骑射、禽兽等图案。该件文物受道教影响颇多,是神仙思想的一种反映,表达了两晋江南士族、官僚对富贵享乐的向往和对长生不死的追求。
堆塑罐
堆塑罐
泥质灰陶奉琴
下面的这件瓯窑青釉点彩牛形灯盏也是一件“网红”。灯的主体为一牛形,牛作拟人的直立姿态,前肢似插腰,后腿作骑马蹲档式。牛身为一中空的圆柱,顶端和末端后壁开方孔,用以插灯芯。下有盛灯油用的侈口浅腹盘。一上细下粗的曲柄由顶端口沿连至底盘口。牛的双眼和嘴部点褐彩。整器构思巧妙。
瓯窑青釉点彩牛形灯盏
五代时期浙江出土的部分文物也十分精美,如下图的鎏金錾花银渣斗。
鎏金錾花银渣斗
宋以来的浙江:民物阜蕃
《梦梁录》记载:“……户口蕃息,近百万余家。杭城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矣。”
宋代以后的浙江,士人群体构成复杂化,生活内客、思想意识、艺术品等各个方面都呈现出多元化。时至南亲,国家偏安一隅,人口南迁。相对开明的朝政带来了j、文化、制度建设等各方面的成就,与此同时,南宋又始终面临着外部环境的挑战。
宋代希望通过恢复、再现“三代礼制”以求治国和加强皇权,因而仿制了许多商周青铜器,如下图的衔环铜虎。南宋绍兴五年制的铜虎腹部阴刻:“绍兴五年三月九日,修内司奉圣旨制造,并环重十斤。”铭文较浅,记录了年号、制造机构、重量等,与宋代衡器的特征相符。修内司是掌管宫殿、太庙修缮事务的机构,故此器可能为皇家宗庙祭祀法器中的衡器。
衔环铜虎
下图水晶璧为南宋文物,2016年台州市黄岩区南宋赵伯澐墓出土。水晶壁穿系的丝质编织绳带保存完好如初,清晰地展示了水晶璧不仅是美观的佩饰,还有压制飞扬、轻薄的丝绸衣物实用功能。此外,以往宋墓所发掘类似水晶璧的孔壁均为对称内削,而这件孔壁垂直。
南宋水晶璧
鎏金铜佛立像
浙江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光辉灿烂文明重要组成部分,地域文化丰富多彩,历史绵长。此次展览除了浙江省博物馆的鼎力支持,出借了大量精品文物外,在浙江各地县的博物馆当中,越地精品也在静静讲述着各自的精彩。
展期持续至2020年2月16日。